自然界被子植物的花多彩多樣,有紅橙黃綠青藍紫及各種漸變狀態(tài)的顏色,幾乎覆蓋了人類視覺的全部色系。
圖1 被子植物多姿多彩的花色
據(jù)不完全推測,自然界花色最多的前4種可能為白色、黃色、藍色和紅色,黑色花最少。關(guān)于自然界被子植物的花色占比還沒有完全定論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有些花顏色漸變難以鑒定,有些植物的花擁有多種顏色,同一種花有不同顏色搭配,有些花會變色等。
圖2 同一種植物可能有不同的花色(蓮 Nelumbo nucifera)
圖3 同一朵花有不同的顏色搭配(左,爆米花慈姑 Sagittaria montevidensis 花基部具有紫色斑塊;中,粉魅力洋水仙 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 'Pink Charm' 副花冠橘紅色;右,郁金香屬 Tulipa sp. 雄蕊黑色)。
對,你沒有看錯,有些植物的花是會發(fā)生顏色變化的。比如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開花早期為黃色,末期就變成了紅色。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自然界關(guān)于花色變化的那些事兒。
圖4 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的花在不同花期發(fā)生花色變化,隨著花期往后,花色逐漸加深。
變色的那些花兒們,都先從何變起?
據(jù)研究表明,被子植物中花色隨花期變化的現(xiàn)象存在于33目,78個科,253個屬,約393種。一般來說,花顏色變化可由淺漸深(如忍冬科的一些植物),也可由深漸淺,不過自然界中前者的情況比較普遍。
圖5 金銀忍冬(Lonicera maackii),初期花白色,隨后逐漸變成黃色。白色箭頭新花,紅色箭頭老花(下同)。
圖6 錦帶花 (Weigela florida)隨著花期往后,花色逐漸變深。
圖7鴛鴦茉莉 (Brunfelsia brasiliensis)的花由藍紫色漸變成白色。第1天初開為藍紫色,2-4天逐漸變化為雪青色,第4-5天變?yōu)榘咨?/p>
花色變化既可以出現(xiàn)在整朵花,也可以出現(xiàn)在某些局部位置,主要出現(xiàn)在4個部位:花萼、花冠、雄蕊、雌蕊,而視覺效果最明顯的部位則是花萼及花冠。
圖8 馬纓丹(Lantana camara),初開為黃色,第2天開始變?yōu)榧t色并逐漸加深顏色。
圖9 結(jié)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初開為黃色,后逐漸變?yōu)榘咨?/p>
是誰在幕后操控花兒變色?
花色變化的生理機制有很多種,主要的生理基礎(chǔ)為花色素的變化,包括色素種類和含量變化。主要涉及的色素有類胡蘿卜素、黃酮類化合物(如花青素)、甜菜紅堿、葉綠素和生物堿等。
圖10 類胡蘿卜素結(jié)構(gòu),可使花朵形成黃色、橙紅色或紅色。
圖11 葉綠素結(jié)構(gòu),是綠色的主要色素,也是生成花青素的前體。
圖12 小檗堿及木蘭花堿結(jié)構(gòu),可使花朵顯示為黃色。
pH或者環(huán)境因素(如光照、溫度和水分等)變化會通過刺激花內(nèi)色素發(fā)生變化,進而改變花的顏色。比如,pH變化導(dǎo)致紫羅蘭、牽牛花、月季、紫甘藍等花內(nèi)花青素變化而形成顏色變化,酸性環(huán)境偏紅,中性環(huán)境偏紫,堿性環(huán)境偏藍。
圖13 花青素在不同pH環(huán)境下的物質(zhì)轉(zhuǎn)變形式。
花兒為什么要變色?
一般認為,植物展現(xiàn)多姿多彩的顏色主要目的是在視覺上吸引傳粉動物靠近,從而為其完成傳粉過程。而在花朵變色過程中,末期花的顏色可能完全不同于早期花或者正盛開的花,那這種變色可以給植物帶來哪些好處呢?
科學(xué)家們經(jīng)過長期研究提出了很多解釋,大致可概括為如下兩個方面:
1)增大整個花序或者居群的花展示面積以提升遠距離吸引能力,比如尖果馬先蒿(Pedicularis oxycarpa)的變色老花可以增加居群的總體來訪熊蜂數(shù)量;
圖14 尖果馬先蒿 (Pedicularis oxycarpa),基部紫色花為老花,頂部白色花為新花。
2)近距離指示作用,當傳粉者被遠距離吸引過來之后,變色花則給傳粉者傳達本花已為過期老花、報酬有限的信息,使其更多地去訪問新花。一方面可以提高傳粉者的覓食效率,同時也就增加植物本身的被傳粉效率,另一方面老花上的柱頭也可以減少被干擾的概率,以便于已授粉的花粉管生長。當然,關(guān)于花變色的更多奧秘有待于更多研究來發(fā)現(xiàn)。
自然界中變化萬千的花色吸引了各種奇妙的昆蟲、動物為之駐足,它們或欣賞、或采食,創(chuàng)造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觀和曼妙的生命協(xié)奏曲,共同鑄就生態(tài)的繁榮。
(本文圖片來源于作者)
參考文獻:
1.鄧惠,向甘駒,郭友好,楊春鋒.秦嶺忍冬屬4種植物的繁育系統(tǒng)及花色變化的研究.植物科學(xué)學(xué)報,2017,35(01):1-12.
2.蘭泉,鄭媛,查正根,汪紅蕾,李婉,劉曉虹,朱平平.色彩斑斕的自然,五顏六色的化學(xué).大學(xué)化學(xué),2018,33(07):103-109.
3.Sun S.G., K. Liao, J. Xia & Y.H. Guo Floral colour change in Pedicularis monbeigiana (Orobanchaceae).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05, 255: 77–85.
4.Weiss M.R. Floral color change: a widespread functional convergence. America Journal of Botany, 1995, 92:16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