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日志,公元2416年1月2日2:30p.m.
人類走出了非洲,又走出了母星地球,這花了我們很長時間。
我是地球高等推進實驗室的成員,也是遷躍引擎項目“深空計劃”的負責人。我要做的,就是把只在科幻小說和那個3克重的實驗探測器才做得到的事:超空間遷躍。當然,她得至少搭載100名探索者,而不是那個實驗品上的1個細菌。要做到是極為困難的,也許永遠做不到。但是,凡事總得試一下吧。一旦成功,這就會有非凡的意義。
個人日志,公元2416年5月2日6:27p.m.
從本質來講,數(shù)百年前的化學火箭發(fā)動機與后來的離子發(fā)動機,熱火箭,甚至是反物質火箭都沒有基礎原理的差別。但突破在太空時代的第一個百年內就出現(xiàn)了,曲速引擎的出現(xiàn)是一個變革,也是人類宇航史的轉折點。
前往最近的太陽系外恒星——半人馬座比鄰星的遙遠航程以最先進的常規(guī)火箭,以光速的20%飛行仍然至少需要數(shù)十年。曲速引擎通過制造一個超光速的氣泡讓自身以令人難以想象的極高速度橫跨空間,10倍光速讓大規(guī)模恒星際殖民成為可能,幾十年的漫漫航程瞬間縮短為幾周的短途旅行。雖然曲速裝置對于恒星間的點對點航行堪稱完美,但是卻無法遠航向上百萬光年遠的宇宙洪荒。至少需要把30噸的物質純能化才能制造達到10倍光速的曲速氣泡,還需要同樣的能量把飛船恢復到亞光速狀態(tài)。
轉換效率為100%的反物質是曲速飛船的理想燃料,但即使把曲速引擎設置成環(huán)狀以減少耗能,制造一個2000倍光速的曲速氣泡所需要的反物質仍是令人恐怖的3000萬噸。也就是說,至少需要準備6000萬噸反物質燃料才能讓飛船出發(fā)。更可怕的是,更重的飛船就需要更多的能量進入曲速,這意味著需要用更多的燃料來攜帶更多的燃料跟著飛船一起飛行。在這種惡性循環(huán)下,如同早期化學火箭的局限性,曲速引擎不可能飛向超深空,就像化學火箭不可能進行恒星際航行一樣。
一個物體從一個地方在一個普朗克時間內抵達另一個地方,這并不是純粹的空想。從理論上講超空間遷躍并沒有突破已知的物理范疇,通過扭曲宇宙弦來折疊空間,飛船就能以幾乎詭異的速度瞬間抵達宇宙的另一邊。能量似乎是現(xiàn)實這一技術發(fā)展的唯一障礙,遷躍一個粒子的能量仍需要地球能量總值的10%,遷躍1000噸飛船需要至少數(shù)十億噸聚變燃料,相當于太陽能量的總輸出。就是使用大型反物質反應堆,超空間遷躍似乎還是不可能的。不像那個試驗品,通過可分離的反物質罐與納米級反物質反應堆提供遷躍所需能量。對大型飛船進行來說,獲取整個恒星的能量是遷躍的唯一可行的方案。這也是在天狼星的第一顆衛(wèi)星的軌道建造遷躍艦的原因。
我在地球高等推進實驗室工作了幾十年,但我這次可能推動全人類的發(fā)展。想象一下吧,幾百萬光年外的星空將觸手可及!
個人日志,公元2417年5月3日7:21p.m.
真是一團糟!那些白癡群眾簡直是豬狗不如!民眾科普水平和幾百年前基本一個樣。
是啊,在“納稅人的錢”面前仙女座星系算什么?他們最終成功了。我們沒法造新船,這世界,太“民主”了。最終我們在天狼星α軌道造船廠準備改造一艘老舊的航海家級星艦。我的工作將很快展開。
遷躍引擎10年前就出現(xiàn),但最近才進入大型化和實用化。在地球高等推進實驗室,遷躍引擎的裝配應該已經開始了。各種組件會在各個殖民地建造后在造船廠總裝,那艘古董飛船除了最昂貴的曲速反應堆和反物質儲存罐外都得拆除重建,關于能源收集系統(tǒng),有人認為用厚10納米的夸克簡并態(tài)物質做表層是最佳選擇,這樣可以99.999的吸收恒星光,并且堅不可摧。完全展開10000km2的能量收集板收集的能量就相當100噸反物質與正物質湮滅,而飛船可以攜帶5000塊折疊收集版,在目的地建造戴森云用來收集能量返回。戴森云與飛船可以用微波傳輸能源,這意味著遷躍飛船必須安裝折疊微波接收系統(tǒng)。
6個月后
個人日志,公元2418年1月3日10:36a.m.
遷躍艦的改造已經進行了一半,它原本的巨大銀色外殼被拆了下來,漂浮在氣態(tài)巨行星天狼星α的軌道上,上面反射著天狼星的藍色光輝。后面是白色的船塢與藍色的氣態(tài)巨星,腳下就是一個巨大的風暴,從人類首次抵達到現(xiàn)在,它都默默無聞地刮著,甚至在數(shù)億年前也一樣。
船塢里,一個不規(guī)則橢圓體的新外殼正在安裝,不時閃現(xiàn)激光焊花。我還記得那艘飛船剛抵達的樣子:梭型的主體和環(huán)狀的曲速引擎艙都是銀色的,閃著太陽的光輝。也許我是真老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也許建造遷躍艦是我最后的工作,我為太空付出了太多,再過5年我就要退休。但是我希望可以親眼見到遷躍艦啟航。我們給遷躍艦編號為Je-001。探索吧,開拓吧,百萬光年外的深空將近在眼前,星空會觸手可及。遷躍引擎將協(xié)助新時代的航海家發(fā)現(xiàn)無數(shù)新大陸!
個人日志,公元2421年2月3日1:10p.m.
今天是個讓全人類值得銘記的日子,遷躍艦航海家號啟航了,首航目標是離銀河系不遠的仙女座星系。
她離開了船塢,改造后的飛船仍是銀色外殼,但折疊的微波收件裝置呈現(xiàn)出黑色。恒星能量收集裝置已經在天狼星低軌部署完成,飛船上還有一套一模一樣的裝置,用來返回銀河系。在星系中使用的還是曲速引擎,和航海家級一樣,最高速度為1000倍光速。收集器阻擋了90%的陽光,使得周圍瞬間暗了下來。反物質引擎噴射出紅色的超高溫等離子體。飛船可以用磁場偏離帶電粒子或小微?!F(xiàn)在,飛船周圍正閃耀著一圈極光。那是天狼星的太陽風被飛船磁場偏離造成的。
微波收集器在飛船尾部展開了,它將吸收來自恒星的能量。微波是不可見的,但是在能量吸收裝置到飛船之間,強微波會把敢于阻擋它的所有人或飛船瞬間氣化。遷躍開始了,前一秒我還清晰的看到她就在那,突然的,什么都消失了只剩下那無盡的漆黑星空。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強烈的藍光就取代了一切,我漂浮在一艘飛船里,似乎在5個天文單位外還是能體會到遷躍的振動。人類的新紀元來臨了!
后記:星空
“以上的信息在2500年被發(fā)現(xiàn)了。”一個高個子看著旁邊的說明牌讀到
“是的,他的確開創(chuàng)了人類的新紀元?!币蝗喝藝粔K老舊的量子儲存器,他們看著全息顯示屏上的那個蒼老的身影,默不作聲。
周圍一看就知道是個博物館,一艘巨大的模型被放置在這里的中央。在它的下方,有一個全息投影,上面寫著:Je-001,遷躍原型艦,也是人類首艘遷躍艦,探索了仙女座星系,激發(fā)了幾代人對宇宙的熱情,把人類飛行器的速度提高了上億倍。時間抹去了太多,況且當時人們非常無知,我們不可能知道她的締造者是誰,但是他的功績永存于世!
在不遠的一個窗外,可以看見一個漩渦狀的星河,旁邊有兩個衛(wèi)星一樣的光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