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葉培建星”閃耀星空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命名

科普中國-科普話強國
原創(chuàng)
欄目聚焦我國前沿科技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
收藏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記者白國龍)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的名字命名!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8日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辦的“葉培建星”命名儀式暨小行星探測學術報告會上接過了“葉培建星”銅匾和證書,正式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國際編號為456677的“葉培建星”是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繞太陽運行的一顆小行星。2007年9月11日,它被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首先發(fā)現(xiàn)。按國際慣例,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享有這顆星的命名權。

為了表彰我國著名的空間飛行器總體、信息處理專家葉培建為推動我國衛(wèi)星遙感、月球與深空探測及空間科學快速發(fā)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2016年6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推薦命名“葉培建星”,2017年1月12日獲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

自此,“葉培建星”與以錢學森、楊振寧等科學家命名的小行星一樣,“把中國人的探索精神高懸廣袤星空”。

“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榮譽,權威性高、影響力大。今天星空中最亮的星是‘葉培建星’!” 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杰在命名儀式上感慨。包括孫家棟、欒恩杰、戚發(fā)軔、吳宏鑫等著名院士在內(nèi)的眾多科技工作者來到現(xiàn)場向葉培建表示祝賀。

面對榮耀與掌聲,葉培建說:“這次小行星命名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也體現(xiàn)了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國家航天事業(yè)的肯定。我們深空探測團隊共同的目標是在火星探測之后瞄準小行星探測,向更遠的太空進發(fā)。我們將珍惜榮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爭取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中再有所貢獻?!?/p>

以“葉培建星”命名儀式為契機,我國小行星探測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交流研討。葉培建作了題為“小天體探測面臨的技術挑戰(zhàn)”的報告,圍繞小天體探測“選、探、控、用”四個方面,梳理了涉及的主要技術問題與內(nèi)涵。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趙海斌研究員概述了近地天體監(jiān)測預警的現(xiàn)狀與建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月球和深空探測領域辦公室技術負責人黃江川介紹了小行星探測任務構想。

目前,加快小行星探測已經(jīng)成為國內(nèi)學者和專家的共識,深空探測已列入“十三五”國家重大專項,小天體探測發(fā)展路線日漸清晰?!半S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等深空探測任務的實施,我國小行星探測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比~培建說。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內(nèi)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