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微型馬達被用于治療實驗鼠胃潰瘍

科普中國-科普話強國
原創(chuàng)
欄目聚焦我國前沿科技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
收藏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美國科學家用比頭發(fā)絲還細小的微型馬達運輸藥物,治療患有胃潰瘍的實驗鼠,效果比傳統(tǒng)藥物更好。這一新技術有望用于改善胃潰瘍治療方法。

這種微型馬達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科學家研制,尺寸相當于頭發(fā)絲直徑的一半,能在實驗鼠胃部各處釋放抗生素,并逐漸分解,不會留下有害廢物。

微米或納米級別的微型馬達能將環(huán)境中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實現(xiàn)自主運動。它們可用于在人體中執(zhí)行多種任務,比如定向運輸藥物。但此前研究仍以體外實驗為主,距離在生物體內高效運作的目標有很大差距。

研究小組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報告說,這種微型馬達的核心是球狀的鎂微粒,表面有多個覆蓋層,包括二氧化鈦保護層、負責治療感染的抗生素層、幫助微型馬達附著在胃壁上的殼聚糖聚合物層。

微型馬達到達實驗鼠胃部后,鎂微粒與胃酸發(fā)生反應,產生氣泡,推動微型馬達運動,將抗生素運輸?shù)轿覆扛鱾€區(qū)域。通常在有潰瘍的胃中,胃酸如果過多會破壞抗生素,而這種微型馬達以胃酸為“燃料”,有助抑制胃酸,加強治療效果。

對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的胃潰瘍,傳統(tǒng)療法是聯(lián)合使用抗生素與一種被稱作質子泵抑制劑的藥物。對比實驗顯示,這種微型馬達的治療效果要略好于傳統(tǒng)方法。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