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取患者自身骨髓、異體骨髓或臍血轉輸給患者,通過移植物中的多能干細胞在體內定居、增殖、分化,使患者機體恢復造血功能、形成免疫力的一種治療方法。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指移植物供者為患者本人。

適應證1.腫瘤性疾病

找不到合適供者的患者可藉此方法殺滅腫瘤細胞,延續(xù)生命。此類腫瘤有: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多發(fā)性骨髓瘤、乳腺癌、神經母細胞瘤、睪丸癌、卵巢癌、腦瘤等。

2.自身免疫疾病

使病情易于控制,癥狀改善的疾?。憾喟l(fā)性硬化、系統(tǒng)性硬皮病、類風濕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純紅再障等。

禁忌證年齡>65歲;心、肺、肝、腎功能不全;不可控制的感染;患其他致命危險疾病者;不能耐受預處理方案;無獨立生活能力的精神病患者;無移植適應證者。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步驟1.自體骨髓采集

即應選擇白血病已完全緩解,且再經3~4個療程鞏固治療后,以保證患者骨髓內白血病細胞降至最低負荷,避免移植后白血病復發(fā)。抽取的骨髓所含有粒細胞數有嚴格的要求:①置4℃冰箱保存,72小時內回輸,有核細胞數應達到(1~1.5)×108/kg(患者每公斤體重所要求的數量);②如先冷凍保存,擇期再回輸,則有核細胞數應達到2×10/kg;③如先進行體外凈化,則有核細胞數則應達到3×108/kg。采集骨髓通常是十分安全的,國外3萬余例取髓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者僅占0.27%,且大多與麻醉有關,均能恢復,無致死、致殘的報告。

2.外周血干細胞采集

近10余年90%的自體移植已從采集骨髓轉移至采集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細胞,因為外周血采集過程安全、簡便、減少患者多部位骨髓穿刺的痛苦,也省去了麻醉,避免了麻醉的風險。同時外周血白血病細胞含量遠少于骨髓,回輸后造血恢復相對較快。但外周血所含造血干細胞僅為骨髓的1%~10%,因此,采集前必須經有效的動員。

(1)外周血干細胞動員大多采用大劑量化療,繼之以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動員的方案。急性白血病使用較多的化療為中劑量阿糖胞苷(總量為每平方米體表面積3~4克)或大劑量依托泊苷(總量為每平方米體表面積1.5克)。當外周血白細胞降至最低點,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