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衛(wèi)矛,中藥名。為衛(wèi)矛科植物西南衛(wèi)矛Euonymus hamiltonianus Wall.的根、根皮、莖皮、枝葉。分布于陜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風濕,強筋骨,活血解毒之功效。用于風寒濕痹,腰痛,跌打損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痔瘡,漆瘡。
入藥部位根、根皮、莖皮、枝葉。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溫。
功效祛風濕,強筋骨,活血解毒。
主治用于風寒濕痹,腰痛,跌打損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痔瘡,漆瘡。
相關配伍1、治風濕性關節(jié)痛:西南衛(wèi)矛9g,松節(jié)15g,桑枝節(jié)30g,防己、木瓜、牛膝各12g。水煎服。(《萬縣中草藥》)
2、治腰痛:西南衛(wèi)矛根皮12-30g。水煎服。
3、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西南衛(wèi)矛根30-125g,土牛膝15-30g。水煎服,連服數十劑。
4、治痔瘡:西南衛(wèi)矛根、桂圓肉各125g。水煎服。(2-4方出自《浙江藥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敷。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切片,或剝皮曬干。
形態(tài)特性西南衛(wèi)矛,喬木,高5-10m。葉對生;葉柄長1.5-5cm;葉片長圓狀橢圓形、長圓狀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2cm,寬3-7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葉背脈上常有短毛。聚傘花序有5至多花,總花梗長1-2.5cm;花白綠色,直徑約1cm,4數,花絲細長,花藥紫色。蒴果粉紅帶黃,倒三角形,上部4淺裂,直徑1cm以上。種子每室1-2顆,紅棕色,有橙紅色假種皮。
生長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山地林中。分布于陜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現代應用治療風濕病、腰痛,跌打損傷,痔瘡,漆瘡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
相關論述《浙江藥用植物志》:“活血通絡,祛風濕,補腎。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風濕性關節(jié)痛,腰痛,跌打損傷,痔瘡,漆瘡?!?/p>
123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巢志茂 - 碩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