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血藤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血藤,中藥名。為木蘭科植物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larke.或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Wils的藤莖或根。翼梗五味子分布于四川、湖北、貴州、廣西等地;華中五味子分布于山西、陜西、甘肅、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廣西等地。具有活血祛瘀,理氣化痰之功效。常用于癆傷吐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心胃氣痛,腳氣痿痹,肢節(jié)酸疼。

別名大血藤、活血藤、黃皮血藤、紫金血藤、氣藤、香石藤、鐵骨散、小血藤

入藥部位藤莖或根。

性味味辛、酸,性溫。

歸經(jīng)歸肝、肺、心、胃經(jīng)。

功效活血祛瘀,理氣化痰。

主治用于癆傷吐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心胃氣痛,腳氣痿痹,肢節(jié)酸疼。

相關(guān)配伍1、治癆傷吐血,喉頭發(fā)癢,腰痛:大血藤一兩,龍膽草五錢,血膽三錢。泡開水服。

2、治貧血:大血藤一兩,小血藤三錢,金櫻根一兩,黃精四錢,石豇豆五錢。煎水服。婦女加天青地白草一兩,白指甲花三錢;男性加左轉(zhuǎn)藤四錢。

3、治吐血,筋骨疼痛,跌打損傷:大血藤一兩,小血藤一兩,杜仲一兩,木瓜一兩,五加皮一兩,雞矢藤根一兩,泡酒服。

4、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痛:血藤二兩。煎水服。

5、治神經(jīng)衰弱,胃痛:香石藤根二至三錢。煎服。(1-5方出自《最新醫(yī)用本草全集》)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克。

采集加工3-6月間,采取藤莖,鋸段曬干。

形態(tài)特征翼梗五味子:落葉木質(zhì)藤本,當年生枝淡綠色,小枝紫褐色,具寬近1-2.5毫米的翅棱,被白粉;內(nèi)芽鱗紫紅色,長圓形或橢圓形,長8-15毫米,宿存于新枝基部。葉寬卵形、長圓狀卵形,或近圓形,長6-11厘米,寬3-8厘米,先端短漸尖或短急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上部邊緣具胼胝齒尖的淺鋸齒或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側(cè)脈每邊4-6條,側(cè)脈和網(wǎng)脈在兩面稍凸起;葉柄紅色,長2.5-5厘米,具葉基下延的薄翅。雄花:花柄長4-6厘米,花被片黃色,8-10片,近圓形,最大一片直徑9-12毫米,最外與最內(nèi)的1-2片稍較小,雄蕊群倒卵圓形,直徑約5毫米;花托圓柱形,頂端具近圓形的盾狀附屬物;雄蕊30-40枚,花藥長1-2.5毫米,內(nèi)側(cè)向開裂,藥隔倒卵形或橢圓形,具凹入的腺點,頂端平或圓,稍長于花藥,近基部雄蕊的花絲長1-2毫米,貼生于盾狀附屬的雄蕊無花絲;雌花:花梗長7-8厘米,花被片與雄花的相似;雌蕊群長圓狀卵圓形,長約7毫米,具雌蕊約50枚,子房狹橢圓形,花柱長0.3-0.5毫米。小漿果紅色,球形,直徑4-5毫米,具長約1毫米的果柄,頂端的花柱附屬物白色,種子褐黃色,扁球形,或扁長圓形,長3-5毫米,寬2-4毫米,高2-2.5毫米,種皮淡褐色,具乳頭狀凸起或皺凸起,以背面極明顯,種臍斜V形,長為寬的1/4-1/3。花期5-7月,果期8-9月。

華中五味子:落葉木質(zhì)藤本,全株無毛,很少在葉背脈上有稀疏細柔毛。冬芽、芽鱗具長緣毛,先端無硬尖,小枝紅褐色,距狀短枝或伸長,具頗密而凸起的皮孔。葉紙質(zhì),倒卵形、寬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有時圓形,很少橢圓形,長(3) 5-11厘米,寬(1.5) 3-7厘米,先端短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干膜質(zhì)邊緣至葉柄成狹翅,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灰綠色,有白色點,1/2-2/3以上邊緣具疏離、胼胝質(zhì)齒尖的波狀齒,上面中脈稍凹入,側(cè)脈每邊4-5條,網(wǎng)脈密致,干時兩面不明顯凸起;葉柄紅色,長1-3厘米?;ㄉ诮咳~腋,花梗纖細,長2-4.5厘米,基部具長3-4毫米的膜質(zhì)苞片,花被片5-9,橙黃色,近相似,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中輪的長6-12毫米,寬4-8毫米,具緣毛,背面有腺點。雄花:雄蕊群倒卵圓形,徑4-6毫米;花托圓柱形,頂端伸長,無盾狀附屬物;雄蕊11-19 (23),基部的長1.6-2.5毫米,藥室內(nèi)側(cè)向開裂,藥隔倒卵形,兩藥室向外傾斜,頂端分開,基部近鄰接,花絲長約1毫米,上部1-4雄蕊與花托頂貼生,無花絲;雌花:雌蕊群卵球形,直徑5-5.5毫米,雌蕊30-60枚,子房近鐮刀狀橢圓形,長2-2.5毫米,柱頭冠狹窄,僅花柱長0.1-0.2毫米,下延成不規(guī)則的附屬體。聚合果果托長6-17厘米,徑約4毫米,聚合果梗長3-10厘米,成熟小槳紅色,長8-12毫米,寬6-9毫米,具短柄;種子長圓體形或腎形,長約4毫米,寬3-3.8毫米,高2.5-3毫米,種臍斜V字形,長約為種子寬約1/3;種皮褐色光滑,或僅背面微皺?;ㄆ?-7月,果期7-9月。

生長環(huán)境翼梗五味子:生于林中或林邊。分布于四川、湖北、貴州、廣西等地。

華中五味子:分布山西、陜西、甘肅、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廣西等地。

相關(guān)論述1、《草木便方》:“入血分,破瘀生新。療損傷積血,止咳血,鼻衄,膨脹,金瘡?!?/p>

2、《分類草藥性》:“治一切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吐血,涌氣,又治惡毒。”

3、《貴州民間方藥集》:“舒筋活絡(luò),通經(jīng)破瘀。治跌打損傷。風濕麻木,調(diào)月經(jīng)?!?/p>

4、《貴州民間藥物》:“治小氣痛?!?/p>

123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楚立 -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 河北中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