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云南紫珠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云南紫珠,中藥名。為馬鞭草科植物云南紫珠Callicarpayunnanensis W. Z. Fang的根、葉。分布于云南。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用于吐血,便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

入藥部位根、葉。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效涼血止血。

主治用于吐血,便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撒。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根,洗凈,切片曬干,葉,曬干研末。

形態(tài)特征喬木,高12-18米;小枝略呈四棱形,有縱條紋,與葉柄、葉片主脈和花序均被灰棕色分枝柔毛和星狀毛。葉片紙質(zhì),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2)-20-(27)厘米,寬(7)-9-(13.5)厘米,頂端短漸尖或鈍圓,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全緣,表面除主脈外無毛,背面被分枝柔毛和星狀毛,兩面密生紅褐色小腺點,側(cè)脈10-12對,第三回脈近平行排列;葉柄粗壯,長1.5-3厘米。聚傘花序粗大,寬8-13厘米,6-7次分歧,排成半球形傘房花序式,花序梗粗壯,長4-5厘米;花柄纖細(xì),長約3毫米;苞片細(xì)小,線形?;ㄝ啾瓲睿L約0.8毫米,密被灰色星狀茸毛,頂端近截頭狀;花冠紫色,長約3毫米;花絲長約為花冠的2倍,藥室縱裂;子房有微毛和棕紅色腺點。果實球形,漿果狀,成熟時紫紅色,徑約3毫米?;ü?-12月。

生長環(huán)境生于海拔530-560m的江邊疏林中或溝谷林下。分布于云南。

123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董小平 - 教授 -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