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蛋白測定方法凱氏定氮法
稱取0.5~1.0 g 樣品( 總氮含量 5~80mg ) 于消化管中,加入催化劑(6.0 g 硫酸鉀,0.4 g 硫酸銅) 和
12mL硫酸,420℃ 消化 120 min, 至消化液澄清,冷卻上機; 定氮儀向消化管內加入40mL 氫氧化鈉溶液
( 40%) 后蒸餾 5 min,用鹽酸標準溶液( 0.1mol/L)滴定硼酸吸收液( 2%) ,溶液由藍綠色變成灰紅色為滴定終點,由鹽酸標準溶液消耗量計算樣品粗蛋白含量。
杜馬斯燃燒法測定步驟: 測定步驟:稱取100mg樣品(總氮含量為3 ~8mg) 于錫箔紙中壓實,置于自動落樣器上,待上機檢測。同上,稱取EDTA 標準品15.0、20.0、30. 0、4 0.0、50. 0、60.0、70. 0、80.0、100.0 和120.0mg,待上機檢測,得標準曲線。樣品燃燒反應條件: 溫度為1 200℃,氧氣因子為1.8mL /mg,氧氣流速為400mL /min,氦氣、氧氣、氮氣壓力分別為2.0、2.5和3.0Pa,高溫下充分燃燒分解,生成的氣體被凈化、除雜,以氦氣為載氣傳送,氮氧化物被還原后,混合氣體被吸附,分離,依次通過檢測器( TCD) 檢測,標準曲線計算定量。樣品粗蛋白含量計算公式: 粗蛋白含量= 總氮含量/樣品質量× 換算系數(shù)( 大豆為5.71; 芝麻為5.30; 花生為5.46; 其他計為6. 25)1 。
粗蛋白質水平變化對動物機體指標的影響粗蛋白水平對動物血液指標的研究動物血液的生理生化指標是反映動物生理機能及代謝狀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動物健康標準的指標。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不管是早上還是晚上提供高粗蛋白質含量組血清GLU含量均有升高的趨勢,血液中的糖原是供應機體各組織器官的最重要的能量來源,這說明動態(tài)營養(yǎng)提高了機體血液主要能量營養(yǎng)水平的維持2。
粗蛋白利用率影響因素研究表明,饑餓和采食的不同生理狀態(tài)下的蛋白質和能量需求和利用不同。在一天內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攝入時間不同顯著影響葡萄糖耐量和胰島素等指標,進而對體重產生影響。早餐的膳食質量指數(shù)與年輕女性的身體質量指數(shù)等相關。因此,營養(yǎng)對機體代謝和生物鐘的影響需要研究其動態(tài)規(guī)律。但是,由于現(xiàn)有的標準中多是強調合理營養(yǎng)水平比例,缺乏動物機體根據(jù)生理活動的變化,自身營養(yǎng)需要量的實時動態(tài)變化的結果,以及飼料原料氮( 氨基酸) 和碳水化合物效價及其需要量的實時動態(tài)的精確評定。有實驗發(fā)現(xiàn),早上飼喂高粗蛋白質水平飼糧和晚上飼喂低粗蛋白質水平飼倆,相比于早上飼喂高粗蛋白質水平飼糧和晚上飼喂低粗蛋白質水平飼糧提高了動物的飼料利用率。
在一天內采食總量和總體營養(yǎng)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動態(tài)地飼喂不同粗蛋白質水平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動物體的生長速度及飼料報酬,影響了部分生理生化指標的水平以及血液氨基酸含量; 早上飼喂高粗蛋白質水平飼糧!晚上飼喂低粗蛋白質水平飼糧顯著提高動物的生長性能,這可能是因為提高了蛋白質和能量的利用,但其作用機制和長期的動態(tài)營養(yǎng)對動物生長性能的影響仍需要進一步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