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菱粉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菱粉,中藥名。為菱科植物菱Trapa bispinosa Roxb.或其同屬植物的果肉搗汁澄出的淀粉。菱各地均有栽培。烏菱分布于長江以南。無冠菱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等地。格菱分布于黑龍江、吉林及華北各地。具有健脾養(yǎng)胃,清暑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脾虛乏力,暑熱煩渴,消渴。

入藥部位果肉搗汁澄出的淀粉。

性味味甘,性涼。

歸經(jīng)歸心、肺、脾、胃經(jīng)。

功效健脾養(yǎng)胃,清暑解毒。

主治脾虛乏力,暑熱煩渴,消渴。

相關(guān)配伍治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菱粉作湯常飲?;蛴命h參、黃芪各6g,煎汁去渣沖菱粉飲。(《食物藥用指南》)

用法用量內(nèi)服:10-30g,沸水沖。

使用注意患瘧,痢者不宜食用。

采集加工果實(shí)成熟后采收,去殼,取其果肉,搗汁澄出淀粉,曬干。

形態(tài)特征1、菱:一年生水生草本。葉二型;浮生葉聚生于莖頂,成蓮座狀;葉柄長5-10cm,中部膨脹成寬1cm的海綿質(zhì)氣囊,被柔毛;葉三角形,長、寬各約2-4cm,邊緣上半部有粗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脈上有毛。沉浸葉羽狀細(xì)裂。花兩性,白色,單生于葉腋;花萼4深裂;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鉆狀,柱頭頭狀,花盤雞冠狀。堅(jiān)果倒三角形,兩端有刺,兩刺間距離3-4cm?;ㄆ?-7月,果期9-10月。

2、烏菱:形態(tài)與菱相似,不同點(diǎn)在于:果實(shí)具兩角,平展,先端向下彎曲,連角寬4-6cm?;ㄆ?-8月,果期9-10月。

3、無冠菱::又名丘角菱。一年生水生草本。莖細(xì)長,柔軟,長度因水的深度不同而異。葉二型;浮生葉叢生,集于頂部;葉柄稍粗,徑1.5-2mm,浮囊較大,徑4-6mm;葉片廣菱形或卵狀菱形,長2-4.5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廣楔形至近截形,葉緣有不整齊的齒牙,上面綠色,光滑無毛,有光澤,葉脈不明顯,下面暗綠色,主、側(cè)脈明顯;沉水葉對生,羽狀絲裂?;▋尚裕咨蛏詭Ъt色,梗短,生于葉腋中;萼片4;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花柱單一。堅(jiān)果黑色,稍扁,無果冠,兩側(cè)有2枚稍斜上的角狀刺,先端無逆刺?;ㄆ?-8月,果期8-9月。

4、格菱:一年生水生草本。葉二型;浮生葉集生于莖端;葉柄有毛或無毛,中上部有狹長圓形海綿質(zhì)的氣囊;葉片近三角形或菱形,長1.5-3.5cm,寬1.5-4cm,邊緣中上部有較大的缺刻狀牙齒,基部楔形或廣楔形,上表面綠色無毛,下面沿脈有疏軟毛。沉水葉羽狀絲裂?;▋尚裕咨?,生于葉腋中;花柄長約1.5cm,被短柔毛;萼片4,長圓狀披針形,長約5mm,沿脊有毛;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花柱單一。堅(jiān)果倒三角形,高約1.5cm;肩角平伸或稍斜上,先端有倒刺,兩角之間寬3-4.5cm;腰角無,其位置上常有丘狀突起?;ㄆ?-7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huán)境1、菱:生于池塘河沼中,各地均有栽培。

2、烏菱:各地均有栽培,分布于長江以南。

3、無冠菱:喜生池塘湖泊的淺水中。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等地。

4、格菱:生于湖泊中。分布于黑龍江、吉林及華北各地。

藥理作用抗癌作用。

相關(guān)論述《綱目拾遺》:“補(bǔ)脾胃,強(qiáng)腳膝,健力益氣,耐饑,行水,去暑解毒?!?/p>

附注食菱粉腹脹用姜湯或酒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