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女性性犯罪心理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概念解釋

女性犯罪普遍低于男性犯罪。以性犯罪、盜竊和詐騙等為主。由于女性的體力所限,一般較少使用暴力犯罪的方式。她們通常利用女性性的吸引作用來作為達到犯罪的手段,如利用色相勾引、欺騙被害人上當, 或勾結(jié)、教唆男性犯罪人進行犯罪活動。

單純的女性犯罪團伙較少, 在男女混雜的犯罪團伙中, 女性犯罪人一般處于從屬地位, 起著 “粘合劑”的腐蝕作用。如青少年在性方面的違法犯罪是一個突出的問題,通常發(fā)生在青春期,由于缺乏正確的認識,同時受到外界的引誘,過早地發(fā)生不正當?shù)男躁P系。一旦失去貞操以后,行為變得更加放蕩,在犯罪道路上越陷越深。這類違法犯罪行為的主要動機是追求侈奢的物質(zhì)享受和腐朽的精神需要,若與盜竊、詐騙等犯罪結(jié)合在一起,危害更為嚴重。1

主要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①好逸惡勞心理,有些女性物質(zhì)享受欲望極強烈,但又不愿通過勞動為社會作出貢獻以獲得更多報酬,于是通過出賣肉體來換取。②淫樂心理,為了滿足自己畸形發(fā)展的性心理而走上犯罪道路。③“破罐破摔”心理,有些女性被誘奸或強奸后,受社會和家庭的歧視,經(jīng)受不住壓力,只有墮落下去。④性報復心理,有些女性不幸被男人玩弄后,認為所有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從而通過性犯罪對男性進行種種報復。2

女性犯罪原因與男性相比,女性在生理、心理以及其他社會性特征方面有很大的區(qū)別,所以女性犯罪表現(xiàn)出的重要特點一般為:(1)犯罪數(shù)量遠遠低于男性犯罪,有的學者計算大體在10-20%之間;(2)根據(jù)統(tǒng)計資料,女性犯罪多為性犯罪、殺人、盜竊、詐騙、拐賣人口罪;(3)作案方式上常以色相勾引男性實施犯罪或以暴力實施犯罪;(4)常常以正當?shù)穆殬I(yè)為掩護;(5)從犯罪過程來看,女性犯罪人多數(shù)都經(jīng)歷“由被害者到害人者”的過程;(6)在與男性共同犯罪中,對男性的依附性較強;(7)從犯罪結(jié)構(gòu)看,女性犯罪主體中年女性占多數(shù)、文化程度低,農(nóng)村婦女多,城市無業(yè)女青少年多。

關于女性犯罪的原因,有種種不同的觀點,有的學者認為,女性體力弱,在社會中屬從屬地位、害羞和缺乏酒精的強大刺激是主要原因,有的學者認為女性的道德觀念高于男性,依賴性強,缺乏主動心理和行動實力、參與社會活動少是主要原因,還有學者從婦女與社會文明程度的關系、女子與婚姻、家庭的關系等方面說明原因。無論如何,探討女性犯罪原因,應從女性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地位和社會生活能力、經(jīng)濟利益、性關系等方面綜合地動態(tài)地考察,這也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3

女性的兩性犯罪率女性的兩性犯罪率較男性高。在目前各地的統(tǒng)計資料中可以看到,女性犯罪中,犯有兩性罪錯者占的比例遠遠高于男性。在某市少年管教所女隊的57人中,犯兩性罪錯的有50人,占87.8%。其他地區(qū)也有類似統(tǒng)計,甚至更高,達90%以上。女性犯罪在心理及行為特點上不同于男性。男性多采用暴力或其他比較主動的方式,而女性則往往是被動的,尤其在初犯,開始有可能是受害者,以后才走上犯罪道路的。再就動機而言,男性大都是受性欲直接驅(qū)使而犯罪,女性則多出于其他動機,在這里充分反映了女性犯罪中的依附性特點。近年來關于少女犯罪的研究較多,都反映出類似的情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