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基本結構
J.D.Kraus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螺旋結構天線,并為螺旋天線的應用與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典型的螺旋天線一般為圓柱形,通常由金屬絲纏繞而成。其結構如圖1所示。螺旋天線結構的空間特征參量有三個:螺旋高度、螺距和直徑。
C.C.Kilgus在1968年提出了諧振式四臂螺旋結構天線,典型結構如圖所示。
它由四根螺旋臂組成,每根的長度為四分之一波長的整數(shù)倍。四根螺旋臂饋電端的電流幅度相等,相位依次相差90°這就要求饋電網(wǎng)絡在滿足功率分配的同時,還要考慮到相移條件限制。1
由于四臂螺旋天線具有心形方向圖、良好的前后比及優(yōu)異的寬波束圓極化特性,十分適合用作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的接收天線。2
結構參數(shù)諧振式四臂螺旋天線的結構參數(shù)可由下式確定
其中:Lax為螺旋的軸向長度(mm),Lele為螺旋臂的長度(mm),r0為螺旋的半徑(mm),N為螺旋的圈數(shù)。
A = 1 M 為奇數(shù)時
2 M 為偶數(shù)時3
90°相移結構為了產(chǎn)生90°相移,傳統(tǒng)可以采用下列兩種形式:(1)通過饋電網(wǎng)絡,一般采用3dB定向耦合器;(2)通過自相移結構,雙臂螺旋1的單元要調長于諧振長度以產(chǎn)生一個相角為+ 45 的輸入阻抗,雙臂螺線2 則調短以產(chǎn)生- 45 的相角。
自相移結構的四臂螺旋天線,盡管結構簡單,但由于相位控制需要結構同時滿足很多條件,實現(xiàn)起來相對困難,而且該結構的帶寬較窄。而采用3dB 定向耦合器進行饋電,雖然結構復雜,但能很好的實現(xiàn)相位控制。3
平衡饋電諧振式四臂螺旋天線饋電結構除了產(chǎn)生90°相移的,還需要考慮平衡饋電. 幾種不同形式的平衡饋電結構已經(jīng)應用在諧振式四臂螺旋天線中,如U 型管、開槽線等. 為了節(jié)省重量和降低結構的復雜度,可采用一種精巧的無限巴倫結構:同軸饋電電纜內導體延伸至螺旋臂1 內,在天線頂部內導體連接到對面的螺旋臂3 上,螺旋臂3、4 之間以及螺旋臂1 的外導體與螺旋臂2 之間焊接在一起. 如圖所示.
這種平衡饋電結構,利用了同軸電纜的內導體外壁與外導體內壁上的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特點.
這樣前面所述的90°自相移結構與無限巴倫一起構成了諧振式四臂螺旋天線的饋電結構,該結構簡單且便于調試.3
理論分析分析四臂螺旋天線工作原理及輻射遠場的方法有多種。A.Sharaiha提出了基于MEI積分公式的方法計算天線的阻抗及輻射遠場;Chen Chen應用矩量法研究了天線的輻射方向圖及電流分布:Cheng—Wei討論了四臂螺旋天線的諧振模式及行波模式。
Kilgus.C.C提出了一種等效方法來研究四臂螺旋天線的工作原理。四臂螺旋天線可以看作是兩股相互垂直于軸線的雙臂螺旋線組成,其饋電相位相差90。。由于處在諧振狀態(tài).螺旋線上的電流分布近似認為是正弦分布,電流零點位于螺旋線中間。所以,其中一條雙臂螺旋線可以看作是一根線偶極子及一根半環(huán)偶極子組成結構如圖3所示。箭頭表示電流流向,而中間虛線表示的電流Ip是圓環(huán)電流矢量之和。模型可以進一步等效簡化如圖4所示,螺旋線上的電流分布接近于方形的環(huán)偶極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