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高血壓膳食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高血壓:未服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高血壓膳食:是為降低原發(fā)性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調整日常膳食結構的食用食物方法,包括減少鈉鹽;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優(yōu)質蛋白質;注意補充鉀和鈣;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C;限制飲酒等。高血壓膳食主要包括限鈉膳食和終止高血壓膳食模式。

限鈉膳食:限制膳食中鈉的含量,以減輕由于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而出現的水、鈉儲留。食鹽是鈉的主要來源,每克食鹽中含鈉400mg,故限鈉實際是以限制食鹽為主。臨床上限鈉膳食一般分為三種:①****低鹽膳食 全日供鈉2000mg左右。每日烹調用鹽限制在2~4g或醬油10-20ml;②****無鹽膳食 全日供鈉1000mg左右,烹調時不加食鹽或醬油,可用糖、醋等調味。③****低鈉膳食 全日供鈉不超過500mg。除無鹽膳食的要求外,忌用含鈉高的食物。

終止高血壓膳食模式(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又稱“DASH膳食”模式,是一種強調增加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減少肉類、飽和脂肪和含糖飲料攝人的飲食模式。

背景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其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等主要并發(fā)癥,不僅致殘、致死率高,而且嚴重消耗醫(yī)療和社會資源,給家庭和國家造成沉重負擔。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可明顯減少腦卒中及心臟病事件,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有效降低疾病負擔。

我國人群50年來高血壓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目前我國約有2億高血壓患者,每10個成年人中有2人患高血壓。

我國高血壓患者總體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明顯較低,分別低于50%、40%和10%。

膳食與高血壓1.鈉

在日常膳食中,鈉一般是以食鹽形式消費的。大量流行病學研究、動物實驗及臨床觀察均顯示,食鹽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fā)生密切相關。

2.酒精

中度和中度以上飲酒是高血壓的致病因素之一,每天飲酒3~5杯(1標準杯約含酒精14g)以上的男子和每天飲酒2~3杯的女子尤其處于較高的危險中,而低于上述飲酒者危險性不會增加。

3.鉀

鉀降低血壓的作用在不同類型的研究中所取得的證據始終是一致的。

4.脂類

動物和人的資料都顯示,n-3和n-6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有調節(jié)血壓的作用,且呈現劑量-反應關系。

5.膳食纖維

有研究證明膳食纖維與血壓呈負相關,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可能是由于影響了胃腸道功能而間接地影響了胰島素代謝,從而起到降血壓的作用。

膳食總原則1.減少鈉鹽

WHO建議每人每日食鹽用量以不超過6g為宜。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過高,平均值是WHO建議量的2倍。我國膳食中納80%來自于烹飪時的調味品和含鹽高的腌制品。因此,限鹽首先減少烹調用調料,并少食各種腌制品。

2.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優(yōu)質蛋白質

減少脂肪主要是減少膳食中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同時補充適量的動物性蛋白質和大豆蛋白,其攝入量應占總能量的15%以上。

3.多吃蔬菜和水果

水果和蔬菜是鉀的最好來源,同時其膳食纖維含量豐富,有降低血壓的危險性。

4.補充維生素C

大量的維生素可使膽固醇氧化為膽酸排除體外,從而改善心臟功能和血壓循環(huán)。

5.限制飲酒

建議飲酒每天限制在2杯或以下,女子應更少,青年人應不飲酒。

降壓目標一般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