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蛋白C活性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蛋白C(protein C,PC)是體內重要的抗凝因子,為一種維生素K依賴性酶原,主要在肝臟中合成,其主要作用是活化后可滅活凝血因子Ⅷα與凝血因子Ⅴα,抑制血液凝固。PC、蛋白S、蛋白C抑制物和血栓調節(jié)蛋白共同組成機體內重要的抗凝系統(tǒng)——蛋白C抗凝系統(tǒng),在血液凝固和纖溶過程起著重要的平衡作用。PC是蛋白C抗凝系統(tǒng)最主要的組成成分,其抗凝活性占全血的20%~30%。目前PC的檢測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對其抗原即含量的檢測,另一類是對其活性的檢測。蛋白C活性(PC:AC)的測定可以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法和發(fā)色底物法(CSA)。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檢測方法為CSA。

臨床意義PC的缺乏會使凝血與抗凝及纖溶系統(tǒng)發(fā)生紊亂,從而引發(fā)血栓性疾病,如深靜脈血栓形成、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而許多常見疾病,如肝病、腎病、心腦血管疾?。ㄓ绕涫茄ㄐ孕哪X血管疾病)等,都會影響血液中PC的含量和(或)活性,因此測定血漿中PC對上述疾病的預防診斷、觀察病情及判斷預后都有重要價值。

PC活性增高:見于冠心病、糖尿病、腎病綜合征、妊娠后期等。

PC活性減低:見于C蛋白缺陷疾病與深靜脈血栓形成、高凝狀態(tài)等。與腦梗塞有關,也與反復不明原因的血栓形成、DIC、肝功能異常有關。

正常值參考范圍6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