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臨時河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干燥地區(qū)的河床經常干枯無水,僅偶在大雨之后,河床充滿流水,這種河流可稱為間歇河(intermittent stream),但更宜稱為臨時河(ephemeral stream)。西南亞洲的阿拉伯各國及北非撒哈拉沙漠區(qū),最多此類河流。1

地理分布臨時河又稱季節(jié)河,是僅在雨季或暴雨后才有水流的河流或者當臨時泉涌出水時才有流水的河流,多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指河流在枯水季節(jié),河水斷流、河床裸露;豐水季節(jié),形成水流,甚至洪水奔騰。這類河流通常流經高溫干旱的區(qū)域,而且年平均流量較小,但因暴雨、融雪引發(fā)的洪峰卻很大。

臨時河即時令河,在雨季是雨水匯流成河,旱季時流量變小甚至干涸只留河床。這類河流主要分布于內陸沙漠或沙漠邊緣,中國最著名的臨時河是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內,世界上最著名的臨時河有澳大利亞的湯姆森河、喬治娜河等。

主要河流塔里木河塔里木河由發(fā)源于天山的阿克蘇河、發(fā)源于喀喇昆侖山的葉爾羌河以及和田河匯流而成,流域面積19.8平方公里,最后流入臺特馬湖。

它是中國第一大內陸河,全長2179公里,僅次于前蘇聯(lián)的伏爾加河(3530千米),錫爾---納倫河(2991千米)、阿姆---噴赤---瓦赫什河(2991千米)和烏拉爾河(2428千米),為世界第5大內陸河。塔里木河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內陸河之一,流域面積102萬平方公里,涵蓋了中國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的絕大部分,是保障塔里木盆地綠洲經濟、自然生態(tài)和各族人民生活的生命線,被譽為"生命之河"、"母親之河"。

湯姆森河湯姆森河是庫珀河的最大支流,發(fā)源于昆土蘭州洛爾沃斯嶺南坡,源流名叫托雷斯(Torres)河,向南流接納布洛克(Bullock)河、陶爾希爾(Towerhill)河和蘭茲伯勒(Landsborough)河等支流,在馬塔巴拉以下才稱為湯姆森河。湯姆森河朝西南流,沿途有阿拉馬克(Aramac)河、達爾(Darr)河和弗奇蒙特(Vergemont)河等支流匯入,在溫多拉附近注入庫珀河。

河流分段臨時河有周期性的河川徑流,每年均有部分時間河床干涸。偶然性河流為干旱氣候區(qū)域的河流,因降水稀少,河川徑流短暫而不規(guī)律。

按所處位置分為地上河和地下河。前者發(fā)育于地表,十分常見;后者分布于可溶性巖石分布地區(qū)的地下,由侵蝕作用和溶蝕作用合力形成。一條較大的河流可劃分為河源、河口和上、中、下游5個部分。

河源是河流的發(fā)源地、河流可發(fā)源于冰川、湖泊、沼澤和泉等。河流注入干流、湖泊或海洋的地方稱河口。河流各段在河道比降、水流特性、水量和侵蝕與堆積作用上很不相同,故可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以下切作用為主;

中游河道比降小,流速緩,水量增多,以側蝕(又稱旁蝕)為主;

下游河道開闊,水量大而流速小,從上游搬運來的沖刷物一部分在此沉積。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屈明 - 副研究員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