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火秧竻蕊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火秧竻蕊,中藥材名。本品為大戟科植物金剛纂Euphorbia antiquorum L.的花蕊。拉丁植物名:Euphorbia antiquorum L.采收和儲藏:4-5月采摘,鮮用。功能主治為:利尿;解毒。主膨脹。

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金剛纂Euphorbia antiquorum L.的花蕊。拉丁植物名:Euphorbia antiquorum L.采收和儲藏:4-5月采摘,鮮用。

形態(tài)特征金剛纂灌木,高達(dá)1m。含白色乳汁;分枝圓柱狀或具不明顯的3-6棱,小枝肉質(zhì),綠色,扁平或有3-5個肥厚的翅,翅的凹陷處有一對利刺。單葉互生;具短柄;托葉皮刺狀,堅硬;葉片肉質(zhì),倒卵形,卵狀長圓形至匙形,長4-6cm,寬1.5-2cm,先端鈍圓有小尖頭,基部漸狹,兩面光滑無毛。杯狀聚傘花序,每3枚簇生或單生,總花梗短而粗壯,長約4mm;總苞半球形,直徑約1cm,黃色,5淺裂,裂片邊緣撕裂;雌雄花同生于總苞內(nèi);雄花多數(shù),有一具柄雄蕊,鱗片倒披針形,邊緣撕裂,中部以下合生;腺體4枚,2唇形,下唇大,寬倒卵形,無花瓣狀附屬物;雌花無柄,生于總苞中央,僅有一個3室的上位子房,花柱分離,基部多少合生,先端2裂。蒴果球形,光滑無毛,直徑約1cm,分果爿稍壓扁。花期4-5月。

分布區(qū)域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生長環(huán)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村舍附近或園地,多栽培作觀賞或綠籬。

用法用量內(nèi)服:適量,煎雞蛋包。

相關(guān)論述《生草藥性備要》:解毒消腫、火秧竻蕊和雞蛋煎食治臌脹。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黃家詔 - 碩士生導(dǎo)師、教授 -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