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散,中醫(yī)方劑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具有清熱,潤肺,止咳之功效。主治小兒咳嗽頭熱。
組成百部、貝母(煨微黃)、紫菀(洗去苗土)、葛根(銼)各一兩(30g),石膏二兩(60g)。
用法用量古代: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小盞,加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令乳母于食后溫服,令兒飲乳甚佳。
現代:上藥研為末,取9g,加淡竹葉14片,水煎服。
功用清熱,潤肺,止咳。
主治小兒咳嗽頭熱。
方義方中石膏清熱解肌,除煩止渴;百部潤肺止咳;紫菀潤肺下氣,化痰止咳;葛根解肌退熱;貝母清肺化痰。諸藥結合使用,則達清熱潤肺止咳之效,可用于治療小兒咳嗽發(fā)熱。
重要文獻摘要《證治準繩》:“百部散,治小兒咳嗽煩熱,令乳母服?!?/p>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張豐聰 - 副教授 -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