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良姜拈痛散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良姜拈痛散,中醫(yī)方劑名。出自《仁齋直指方論》卷六。主治脾疼。

組成良姜(切作大片,先用吳茱萸慢火炒少頃,次用東畔當日壁土,須無雨處者,同炒,次以米醋、酒同炒,至茱萸黑)。

用法用量1、古代用法:上只用良姜為末。每服一錢,空心溫米飲送下。

2、現(xiàn)代用法:上只用良姜為末。每服3克,空腹時用溫米飲調服。

主治脾疼。

文獻摘要《醫(yī)方類聚》:“良姜拈痛散:治脾疼妙甚。良姜切作大片,先用吳茱萸慢火炒少頃,次入東畔當日壁土,須無雨處者,同炒,次以米醋酒同炒至茱萸黑。右只用良姜為末,每服一錢重,溫米飲調,空心服?!?/p>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郭霞 - 副主任醫(yī)師,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yī)學術繼承人 - 山西省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