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附女珍丸,出自《簡明醫(yī)彀》卷七。具有行氣調(diào)經(jīng)之功效。主治婦人氣盛血衰,經(jīng)期不準,或前或后,紫多淡少,赤白帶下,崩漏淋瀝,面黃肌瘦,四肢無力,倦怠嗜臥,精神短少,目暗耳鳴,頭眩懶言,五心煩熱,咽干口燥,夜寐不安者。
組成香附(分四份:一童便,一米醋,一人乳,一鹽酒浸)五兩(150g),蘄艾(醋煮)、當歸各二兩(60g),川芎、白芍、熟地黃(酒蒸)、黃芩各一兩半(45g),阿膠(酒蒸)、臭椿根皮各一兩(30g)。
用法用量上為末,搗地黃、阿膠和勻,加醋糊為丸,如梧桐于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湯送下。
功用行氣調(diào)經(jīng)。
主治婦人氣盛血衰,經(jīng)期不準,或前或后,紫多淡少,赤白帶下,崩漏淋瀝,面黃肌瘦,四肢無力,倦怠嗜臥,精神短少,目暗耳鳴,頭眩懶言,五心煩熱,咽干口燥,夜寐不安者。
重要文獻摘要原方選錄
《簡明醫(yī)彀》:“艾附女珍丸,可治婦人氣盛血衰,經(jīng)期不準,或前或后,紫多淡少,赤白帶下,崩漏淋瀝,面黃肌瘦,四肢無力,倦怠嗜臥,精神短少,目暗耳鳴,頭眩懶言,五心煩熱,咽干口燥,夜寐不安等癥,并皆治之。”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朱建平 - 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員 -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