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定沸湯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定沸湯,中醫(yī)方劑名。出自《辨證錄》卷九。具有養(yǎng)陰潤肺,止咳之功效。主治腎熱而火沸為痰,吐痰純是白沫,咳嗽不已,日輕夜重。

組成熟地二兩,山茱萸一兩,麥冬一兩,北五味二錢,茯苓一兩,山藥一兩,玄參一兩,白芥子三錢。

用法用量水煎服。宜連服十劑。

主治腎熱而火沸為痰,吐痰純是白沫,咳嗽不已,日輕夜重。

方義蓋火沸之痰,實本于陰虛,而陰虛之火,非多服補陰之藥,則陰不能大長,火不能急散也。病者以此方為續(xù)命之湯,醫(yī)者以此方為奪命之劑,幸勿輕棄之也。

使用注意連服二劑,火沸之痰,不知其何以去也。此方宜連服十劑,不可見二劑之效,便撤飲不服。

文獻摘要《陳士鐸醫(yī)學全書》:“一吐痰純是白沫,咳嗽不已,日輕夜重,人謂肺火痰,誰知腎熱火沸為痰乎?此陰虛火動,大約成于癆瘵居多,古謂吐白血也。其痰如蟹涎,不已,必變?nèi)缇G涕,即癆瘵成,不可救也。然癆瘵吐白沫,是腎絕候也。亦有未成癆瘵,陰火初動,開手成此痰,與癆瘵已成若天壤,何可不救。然一味治痰,不治腎中之陰,不至成癆瘵不止。夫火沸為痰,成于腎火太旺,火旺水乃沸,不知火旺極由于水衰極。腎有補無泄,補水鎮(zhèn)陽,不可用瀉陽以救陰。倘輕用知、柏,毋論火不息,痰不消,且擊動其火,以變癆瘵。法補水逐痰,痰消于烏有。用定沸湯:熟地二兩,棗皮、麥冬、茯苓、山藥、玄參一兩,北味二錢,白芥子三錢。二劑,火沸之痰不知去矣,連服十劑,不可見二劑效止服。蓋火沸之痰,實本陰虛,非多服補陰之藥,則陰不能大長,火不能急散。幸人勿輕棄?!?/p>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華明義 - 主任醫(yī)師 - 山東中藥大學中魯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