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肝飲,中醫(yī)方劑名。出自《丹臺玉案》卷五。具有理氣活血,疏肝止痛之功效。主治季肋痛連小腹。臨床上用于治療脅痛連小腹,系脅間神經(jīng)痛兼有腸胃功能絮亂者。
組成當歸、川芎、烏藥、玄胡索、青皮各一錢五分(4.5g),柴胡、檳榔、廣木香、 桃仁(去皮尖)各一錢(3g)。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功用理氣活血,疏肝止痛。
主治季肋痛連小腹。
方義以當歸、川芎、桃仁活血化瘀;柴胡、元胡舒肝止痛以治脅痛。用烏藥、木香順氣,檳榔促進腸胃分泌以治腸胃不合,兩病同治,兩法并舉,是為復方。
運用臨床上常用于脅痛連小腹,系脅間神經(jīng)痛兼有腸胃功能絮亂者。
加減化裁伴膽石癥者加金錢草15g,海金砂15g;痛甚者加川楝子6g,白芍15g;腹脹者加大腹皮9g,藿梗9g,蘇梗9g;舌苔膩加厚樸9g,薏苡仁30g;便秘加玄明粉(沖服)9g,全瓜萎15g;有燒灼感加海螵蛸15g,煅瓦楞子15g;納差加焦谷芽9g,焦麥芽9g,山楂炭9g;有煩惡感或嘔吐加姜半夏9g,姜竹茹6g。
重要文獻摘要《中醫(yī)歷代良方全書》:“調(diào)肝飲《丹臺玉案》方。當歸、川芎、烏藥各9g,玄胡索15g,青皮5g,柴胡、檳榔、廣木香各7g,桃仁12g。水煎服。功能活血化瘀,舒肝止痛。治肝郁血瘀,季脅連及小腹疼痛。如肋間神經(jīng)痛及腸胃功能絮亂而脅腹疼痛不適者,均可投之?!?/p>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鄭世江 - 副主任醫(yī)師 - 山西省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