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海水壓縮性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海水壓縮性是指當靜壓力增加一個壓力單位時所引起的海水比容的相應變化。指當靜壓力增加一個壓力單位時所引起的海水比容的相應變化。此變化值稱“壓縮系量”,用K=-l△V/V△P表示。它的物理意義:在恒溫條件下增加單位壓力,一定質量的海水其體積的改變量與原來體積的比值。式中的K叫做海水恒溫壓縮系量,V是海水的體積,△V、△P分別為體積和壓力的改變量。

數學表達式海水的一種物理性質。即量度海水可壓縮的物理量。其數學表達式為:

嚴格說,它是等溫、等鹽下海水的壓縮系量,式中α是海水的比容,也就是單位質量海水的體積;p是海水的壓力,以兆帕為單位。1個兆帕 (10Pa) 的壓力,能使海水的體積縮小0.046%; 50個兆帕縮小2.197%;100個兆帕縮小4.175%,100個兆帕近似于海洋10 000米深處的壓力。1

海水壓力指一定高度的海水柱給予其底部1平方厘米面積上的力。常用符號P表示,單位為達因/厘米或巴(1巴=10達因/厘米)。

地面標準大氣壓等于1.0325巴,也等于1.03323千克/立方厘米,亦即76厘米汞高的壓力。若海水的密度取1.03克/立方厘米,根據靜壓公式,則一個大氣壓相當于水深10.03米。換句話說,即每增加水深10米,約增加一個大氣壓。壓力的單位,實用上常取1“分巴”,亦即0.1巴。在數值上海水深度的米數和壓力的分巴數大體上相等。海水壓力大小不僅隨深度增大而增加,而且也是溫度和鹽度的函數,壓力對電導的影響比溫度或鹽度的影響更明顯。2

影響因素海水的壓縮性,隨溫度、鹽度、壓力的增加而減小。海水的壓縮性很小,約為4×10-5。海水的壓縮系量,對于它傳聲速率的大小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參量。海水的密度是溫度、鹽度和壓力的函數,如果把溫度和鹽度看作不變,那么海水密度將隨壓力,或說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加,因而使海水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據推算,如果海水完全不能壓縮時,則海面將比現(xiàn)在海面高20—30米。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楊剛 - 教授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