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釉所需要的某些成分,尤其是硼的化合物,都可以溶于水。這些水溶性原料,因用于釉漿會使坯體吸收這些水溶性鹽類,而導致干燥后在邊緣和凸起部分結(jié)晶,造成燒成后釉面缺陷或顏色分布不均勻,必須制使不溶。把制釉原料進行混合,再熔化成為一種玻璃狀物質(zhì),就是玻料,這個過程叫做玻制1。
熔塊釉玻料是出現(xiàn)在熔塊釉的制造過程中的。熔塊釉是指部分原料預先熔制成熔塊的形式而制作成的釉料的配方。熔塊釉分為全熔塊釉(熔塊一般為95%左右)和半熔塊釉(熔塊含量30%~85%)。配制釉料時,必須將碳酸鈉、碳酸鉀、硼砂、硼酸之類的水溶性原料和石英或其它硅酸鹽按一定比例混合,先制成熔塊,以防止這些原料在制備釉漿時溶化在水中,在施釉過程中易被坯體吸收,經(jīng)干燥后,這些水溶性鹽類又隨水分蒸發(fā)而集中在坯體表面,燒后產(chǎn)生缺陷2。
特點玻料制法將著色劑放在熔塊中預先熔融,還可使它在色釉中分布更為均勻,提高著色效能。熔塊應與一定分量的可塑性粘土混合細磨,制成的釉漿才具有較穩(wěn)定的懸浮性和對坯體的粘著性。此外,燒制熔塊過程中原料揮發(fā)物的排除,有利于后序制品的燒成,使難容原料變得易容,使釉料成分均勻,擴大了配釉原料的種類等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黎明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