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鉛硼釉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以氧化鉛和氧化硼為助熔劑的易熔釉(成熟溫度低于1230℃)。釉面光澤好,能使釉下彩呈色鮮艷。但抗酸堿腐蝕性差。

釉的分類釉的劃分有許多標準:按配料組成可分為石灰釉、長石釉、鉛釉、鉛硼釉,按燒成溫度可分為高溫釉、低溫釉,按外觀特征可分為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結晶釉等。1

鉛溶出量超標鉛溶出量超標是指日用陶瓷制品鉛的析出量超過有關標準。種上彩若顏料、貼花紙品質不佳或彩燒工藝不合適時,熔劑中的鉛穩(wěn)定性降低,在遇弱酸(主要是食物中的有機酸)時鉛被溶出而引起圖案變色與人體鉛中毒。日用精陶器使用鉛釉時,也具有鉛溶出量過大的缺點。無花紋圖案的白瓷、釉中彩、釉下彩、采用無鉛顏料的釉上彩、內表面施無鉛釉的日用精陶器則無此弊病。引起鉛溶出量超標的主要原因是:①釉上陶瓷顏料與貼花紙化學穩(wěn)定性差,抗蝕性不強。日用精陶其釉的耐酸性差。②軸上彩花面色層面積在制品上所占的比例過大。③烤花窯溫差過大;通風不好,廢氣難以排除;烤花溫度低。2

鉛硼釉缺點常使用的陶瓷器皿的表面,都有一層釉質和色料分為兩大類,一類懸耐腐蝕性能好,對人體無害的長石釉或氧化鈣釉;另一類是光澤性好,流動性強的鉛硼釉雖然鉛硼釉中鉛的含量甚徽,一般不會引起毒”。但鉛易溶于酸性溶液(例如醋)中,如果在這類陶瓷器皿中盛放酸性食物,瓷釉中的鉛就會慢慢溶解于食物中,如經(jīng)常被入食用,鉛積在體內,就會造成慢性鉛中毒。3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黎明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