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輻射巡測儀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輻射巡測儀,全稱電離輻射巡測儀,一般采用NaI(Tl)晶體或者GM管作為探測器,再配上電子放大線路和報警指示裝置,就算作一臺電離輻射巡測儀。

簡介輻射巡測儀,全稱電離輻射巡測儀,一般采用NaI(Tl)晶體或者GM管作為探測器,再配上電子放大線路和報警指示裝置,就算作一臺電離輻射巡測儀。

可以探測一般水平的伽馬(γ)輻射。一般在普通本底水平下,若輻射水平增加一倍,常見的輻射巡測儀都可以明確的探測的到。譬如日本核泄漏后,輻射巡測儀是可以測到的。

因為本底水平一般只有0.1μGy/h,而據(jù)報道在東京也會達到2~3μGy/h。

另外一種巡測儀就是能測α、β輻射的,應(yīng)該就是手持式表面污染測量儀。1

輻射物理學(xué)上的輻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動的型態(tài),在真空或介質(zhì)中傳送。包含:

電磁波:微波、可見光、X射線、γ射線(γ)

粒子輻射:α射線(α)、β射線(β)、中子輻射

聲輻射:超聲波、聲波、地震波

引力波

輻射之能量會從輻射源往外向所有方向直線放射。一般依其能量的高低及電離物質(zhì)的能力分類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所攜帶的能量大于10電子伏特(eV),可以將原子或分子電離、打斷化學(xué)鍵,非電離輻射則否。主要電離輻射來源為放射性物質(zhì),放射出α、β或γ射線,分別帶有氦核、電子、正電子、光子。其他電離輻射來源有醫(yī)學(xué)影像造影使用的X射線、渺子、介子、正電子、中子,以及宇宙射線與地球大氣作用所產(chǎn)生的其他粒子。1

電離輻射電離輻射(英語:ionizing radiation)是指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粒子或波的雙重形式)。輻射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可以從原子或分子里面電離過程(Ionization)中作用出至少一個電子。反之,非電離輻射則不行。電離能力,決定于射線(粒子或波)所帶的能量,而不是射線的數(shù)量。如果射線沒有帶有足夠電離能量的話,大量的射線并不能夠?qū)е码婋x。1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胡建平 - 副教授 - 西北工業(yè)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