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超輕粘土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超輕粘土,是紙黏土里的一種,簡稱超輕土,捏塑起來更容易更舒適,更適合造型,且作品很可愛,在日本比較盛行,是一種興起于日本的新型環(huán)保、無毒、自然風干的手工造型材料。主要是運用高分子材料發(fā)泡粉(真空微球)進行發(fā)泡,再與聚乙醇、交聯(lián)劑、甘油、顏料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物理混合制成。

特性1.超輕、超柔、超干凈、不粘手、不留殘渣。

2.顏色多種,可以用基本顏色按比例調配各種顏色,混色容易,易操作。

3.作品不需烘烤,自然風干,干燥后不會出現(xiàn)裂紋。

4.與其它材質的結合度高,不管是紙張、玻璃、金屬、還是蕾絲、珠片都有極佳的密合度。干燥定型以后,可用水彩、油彩、亞克力顏料、指甲油等上色,有很高的包容性。

5.干燥速度取決于制作作品的大小,作品越小,干燥速度越快,越大則越慢,一般表面干燥的時間為3小時左右。

6.作品完成后可以保存4到5年不變質不發(fā)霉。

7.原材料容易保存,在快干的時候加一些水保濕,又能恢復原狀了1。

主要成分超輕粘土成分包括發(fā)泡粉、水、紙漿、糊劑,由于膨脹體積較大,比重很小,一般為0.25~0.28,做出來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前的1/4,極輕而又不容易碎。

又稱為彈跳泥。超輕粘土是一種無毒、無味、無刺激性新型環(huán)保工藝材料(產品符合:GB21027-2007;EN-71,ASTM-D4236等標準)屬粘土類,超輕粘土最早誕生于德國并逐漸傳遍整個歐洲,后經日本、韓國、臺灣傳至中國大陸。該材料可塑性強、色彩艷麗,手工者可自由揉捏、隨意創(chuàng)作。是一種集陶土、紙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等優(yōu)點集于一身的最新手工創(chuàng)作材料,它可與木頭、金屬片、亮片、玻璃等材質完美結合使用,由彈跳泥制作的作品不需要燒烤,在24--48小時內可自然風干且有彈性、不碎裂,可以永久保存1。

超輕粘土、陶泥、橡皮泥比較

|| ||

用途1.手工藝捏塑素材:適用于玩偶、公仔、胸針、發(fā)飾、浮雕壁飾、鏡框、仿真花等的制作。

2.是制作寶寶手足印的絕佳素材,因為它無毒環(huán)保對寶寶的皮膚沒有傷害。

3.美勞教育最佳素材:可以用于中小學美術教學,并可用于親子DIY活動。它是家庭、個人、陶吧及各類娛樂場所自娛自樂的手工藝捏塑材

4.安全

粘土本身安全無毒,但其組分含有有機發(fā)泡粉和防腐劑等,由于發(fā)泡粉質輕,被物體的吸附性強,防腐劑吸入后也是有害的,故應當避免3歲小孩獨立玩耍,以防止小孩放進嘴里。

注意事項1.產品使用前要充分揉捏。

2.產品使用后要密封保存,避免陽光直射。

3.產品使用時表面如有干硬狀請噴灑少許水。

4.產品噴灑水時如有掉色請繼續(xù)揉捏,使粘土吸收掉色。

5.產品制作完成后請自然干燥,無需加熱干燥。

6.不適合三歲以下兒童使用,慎防兒童吞食1。

教育價值觀念一、通過捏面人活動觀察兒童智力成長狀況

比如說兒童3歲以前的繪畫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涂鴉”,但智力發(fā)育早的兒童2歲就能用象征符號畫人;再如,一個6歲兒童,如果他畫的畫同3歲兒童的圖畫一樣,那么說明他的智力水平尚處于3歲階段。從這一點上來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不僅使我們認識兒童繪畫自身的水平,還有助于我們去發(fā)現(xiàn)兒童表現(xiàn)力及其它方面存在的問題。美術教育家把兒童的個人成長特征,分為7個觀察要點:①智慧成長②感情成長③社會成長④知覺成長⑤生理成長⑥美感成長⑦創(chuàng)造性成長。我們可以根據兒童作畫的過程和內容,觀察分析得知兒童成長的情況,也可以從同齡兒童比較中,了解兒童成長的特點的快慢。從捏面人活動中我們也能看出這一點。

二、通過捏面人活動窺視兒童內心世界

兒童捏面人活動本身是兒童進行的游戲,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活動,他們捏捏只圖自己高興,并不考慮是否需要捏出一個“作品”,他們用捏來宣泄自己的情感,隨意捏出困擾了他們的事件和問題,也表達他們快樂的心緒和事物,捏面人的作用在于通過宣泄使兒童心理得到平衡,促進他們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因此,可以說兒童捏面人是我們了解孩子的窗口,從他們的捏面人活動中可以了解他們的認知能力,他們的情感、心緒、性格、興趣和愛好,從而進一步關心和教育健康成長。

三、通過捏面人了解兒童性格與愛好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事實上在捏面人活動中也能反映人的性格、愛好。兒童通過捏面人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興趣。面人作品是兒童自己在生活中通過觀察、體驗、思考后表現(xiàn)出的感受,對于他們的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家長應給予理解和尊重,不應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眼光和尺度去衡量兒童的作品。常聽家長說兒童所捏的東西不合比例,不像實物,這只能說明我們一些家長對孩子不了解,還看不懂他們的心1。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張尉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