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法赫德國王大橋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法赫德國王大橋(阿拉伯語:??? ????? ????),又名巴林道堤橋,大橋1981年開工,歷時4年多,于1986年11月25日建成通車,位于波斯灣中的巴林灣,是連接巴林和沙特阿拉伯間的跨海公路大橋。大橋的命名是為紀(jì)念沙特阿拉伯的國王法赫德。

簡介法赫德國王大橋(阿拉伯語:??? ????? ????),又名巴林道堤橋,位于波斯灣中的巴林灣,是連接巴林和沙特阿拉伯間的跨海公路大橋。大橋的命名是為紀(jì)念沙特阿拉伯的國王法赫德。

大橋自巴林島西部的賈斯拉(Jasra)起至沙特阿拉伯的阿濟(jì)茲(Al-Azizia),全長25公里,其中填海造堤部分10公里,架橋部分15公里,由5座橋梁相連而成,中間的3號橋位于主航道上,留一個高28米跨度為150米的巨大船孔,供船舶通過。橋面有4條車道,兩側(cè)有人行道,每日可通行車輛3萬輛,設(shè)計時速為100公里。包括連接公路等輔助項目,整個工程耗資達(dá)12億美元,資金全部由沙特阿拉伯方面提供。

在巴林和沙特阿拉伯水域的相交處,建造了兩座人工島。每座島上分別設(shè)立了兩國的海關(guān)和邊防站,設(shè)有辦理移民、護(hù)照、衛(wèi)生、檢疫、海岸警衛(wèi)、行政管理等各種業(yè)務(wù)的辦公大樓。島上還建造了高塔飯店。提供旅游觀光服務(wù)。

大橋1981年開工,歷時4年多,于1986年11月25日建成通車,從巴林首都麥納瑪通過大橋到沙特阿拉伯的胡拜爾市只要20分鐘的車程,而過去乘渡輪則需要2小時。1

巴林島巴林島(阿拉伯語:????? ????????Jazīrah al-Ba?rayn)是巴林的主島,并承載該國大部分人口。巴林的大部分島嶼位于波斯灣內(nèi)的淺水灣巴林灣內(nèi)。靠近巴林島的海底巖石較多,北部是大范圍的珊瑚礁。島上大部分是低洼貧瘠的沙漠。較為突出的石灰?guī)r構(gòu)成了波狀丘陵地、低矮懸崖和淺溝壑。石灰?guī)r被不同密度的含鹽沙粒所覆蓋,上面的植被主要是荊棘和灌木。在北部海岸有5公里長的肥沃地帶,主要種植有海棗、杏仁、無花果和石榴樹。島中部最高處高134米,形成了煙山,得名于山頂處常年有薄霧籠罩。巴林大部分的油井位于該山的周邊。1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任毅如 - 副教授 - 湖南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