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細菌門、α-朊細菌組、紅螺菌綱、根瘤菌目、拜葉林克氏菌科中的一屬細菌。分布于植物葉面和土壤中,熱帶地區(qū)尤多。細胞桿狀,兩端圓球形,大小為0.5~1.5 μm × 1.7~4.5 μm,G-,無芽孢,以周生鞭毛運動,也有不運動者。每一細胞有兩顆含丹田的極生小體。有的種的細胞可形成孢囊,也有數(shù)個細胞合在一個莢膜中的情況。好氧菌,過氧化氫酶陽性,化能有機營養(yǎng)型。
簡介朊細菌門、α-朊細菌組、紅螺菌綱、根瘤菌目、拜葉林克氏菌科中的一屬細菌。1
形態(tài)及特征分布于植物葉面和土壤中,熱帶地區(qū)尤多。細胞桿狀,兩端圓球形,大小為0.5~1.5 μm × 1.7~4.5 μm,G-,無芽孢,以周生鞭毛運動,也有不運動者。每一細胞有兩顆含丹田的極生小體。有的種的細胞可形成孢囊,也有數(shù)個細胞合在一個莢膜中的情況。好氧菌,過氧化氫酶陽性,化能有機營養(yǎng)型。以呼吸代謝產(chǎn)能,氧為末端電子受體。所有菌株都能利用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作碳源。在有氧或微供氧條件下能固氮。某些種對N2的利用比NO3-更偏愛。一般形成黏液層,在瓊脂平板上固氮時更為明顯。菌落為暗紫紅色、橙色或淡褐色。在液體培養(yǎng)基表層不形成菌膜。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37℃下停止生長。生長的pH范圍很廣(3~10)。G+ C mo1%值為55~61。1
模式種模式種為印度拜葉林克氏菌。至今已記載的有6種(2000年),如德氏拜葉林克氏菌,弗留明拜葉林克氏菌和運動拜葉林克氏菌。1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賀會強 - 博士 -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