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鋁率(silica-aluminaratio)用以表達土壤脫硅富鋁化程度的比值,以n( )/n( )來表示,常用符號 值1
釋義硅鋁率(silica-aluminaratio)用以表達土壤脫硅富鋁化程度的比值,以n( )/n(
)來表示,常用符號
值。21
實質(zhì)與意義實際上是將 與
的含量分別除以二者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再求比值。并規(guī)定用土壤的粘粒樣品測定,方能更準確地說明問題,因粘粒中有絕大部分的次生粘粒礦物,而原生礦物的千擾則相對較小,一般強烈富鋁化的標準是硅鋁率小于2。1:1型的硅酸鹽粘粒礦物(如高嶺石)的硅鋁率為2,小于2則表示土壤中必有游離的
與
,不能形成硅酸鹽;硅鋁率如冉小至1.33以下,表明富鋁化更強,達到了磚紅壤的標準。不少研究資料說明上述標準不是絕對的,但表明富鋁化程度還是有效。2
特點不同礦物的硅鋁率是不同的,一般高嶺石k=2,伊利石k=2~3,蒙脫石k>4。故根據(jù)硅鋁率可粗略地判別粘土礦物的類型。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胡芳碧 - 副教授 -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