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白鱀豚仍是“功能性滅絕” 不排除長江仍有存活個體

科普中國-綠色雙碳
原創(chuàng)
聚焦綠色低碳技術理念 科普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收藏

新華社武漢11月6日電(記者黃艷)近日,一條關于白鱀豚物種滅絕的網上文章,引起了輿論對白鱀豚的熱議和關注。對此,記者專訪了我國淡水魚類研究專家、長期關注長江生態(tài)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

曹文宣表示,在我國長江流域,不排除還有個體存活,尤其是在長江口寬闊的江域里,是有可能有白鱀豚的。因此,白鱀豚仍然是2007年中外科學家宣布的“功能性滅絕”。

“所謂功能性滅絕,就是數量非常稀少,以致于自然條件下失去了繁殖能力。但并不是表示這個物種在地球上沒有了。”曹文宣說。

白鱀豚是我國特有物種,僅產于長江中下游,是世界上僅存的四種淡水豚中所剩數量最稀少的一種,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06年,中外科學家在長江進行聯合科考,沒有發(fā)現白鱀豚的蹤影。2007年科學家宣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

曹文宣表示,宣布一個物種滅絕是一個復雜的科學過程?!耙话愣?,功能性滅絕后50年里自然界沒有再發(fā)現存活個體,才能鑒定為滅絕。”

此外,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白鱀豚仍然被列為“極?!保ǎ茫遥?。在“極危”之上,還有野外滅絕(EW)、絕滅(EX)。

近年來,長江中下游時不時傳出白鱀豚身影再現的傳聞。

曹文宣表示,這些傳聞暫時不能證實,但也不能證偽。希望以后官方和民間的考察,盡可能地留下影像資料?!叭绻l(fā)現白鱀豚,盡量拍攝到照片視頻,有這些資料才能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展開保護。”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