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為什么時間使用60進制?

科普中國-綠色雙碳
原創(chuàng)
聚焦綠色低碳技術(shù)理念 科普助力“雙碳”目標實現(xiàn)
收藏

在生活中,我們計算時間主要采用的是60進制,1小時有60分鐘,1分鐘有60秒。而且60進制在不少領域中都有應用,除了我們熟悉的時間之外,還有角度,以及我國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等等。那這種計算方式是從何而來的呢?為什么時間要用60進制呢?

我們把秒和分按照60來進制,這其實與古巴比倫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把60作為一個進制這種計數(shù)方式最早源自于古巴比倫。1854年,考古學家在古巴比倫發(fā)現(xiàn)了一些泥板,這些泥板大約是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1600年間古巴比倫人的生活遺留物,這些泥板上便記載了60進制。古巴比倫人認為一年有360天,每天太陽都會走步,也就是度,再加上古巴比倫人將六等分圓周相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得出60進制的計算方法。也有一種說法是古巴比倫人認為60中包括了2、3、4、5、6、10、12等因數(shù),運算起來方便快捷,所以才習慣于用60進制的算術(shù)方法計算事物。

古巴比倫人的創(chuàng)造給予了我們寶貴的財富,他們使用的60進制數(shù)學體系,是僅使用以60為基數(shù)的兩個楔形符號的位值體系。在這一體系中,“T”形的楔形文字表示1,“

內(nèi)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