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來看看如何科學合理早教

科學為你解疑釋惑
原創(chuàng)
最熱門的科學話題,我們?yōu)槟憬庖舍尰蟆?
收藏

最近幾年,早教成了眾多家長們熱議的話題,“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了許多家長的共識,以至于越來越多的家長將起跑線一挪再挪,最后挪到了嬰、幼兒階段,于是,各種早教機構也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最近網(wǎng)友熱議的“閃卡早教”便是其中之一。那么,“閃卡早教”真的可以讓寶寶學會某些技能嗎?如何早教才能讓寶寶們身心健康地成長?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4年4月18日,江蘇省贛榆縣好聰明早教中心的小朋友在展示自已繪制的環(huán)保作品。(邵世新/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幾個月大的嬰兒趴在床上,家長站在床前,將一疊卡片在寶寶面前一張張閃過,并用超快的語速念“23+32=55,15+18=33,45+26=71……”如此訓練寶寶一段時間后,家長只要詢問題目,寶寶就會自己爬向正確的答案卡,這種早教方式被稱為“閃卡早教”。南京曉莊學院教育學教授江峰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樣的早教其實就是一場騙局,沒有科學依據(jù),“動物園里的動物,可以通過訓練用鳴叫的方式來表達計算結果,這顯然不能說動物能夠進行計算,而是動物通過訓練產(chǎn)生了一種條件反射。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晃動閃卡,久而久之便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這樣一種條件反射,而不是學到了一種計算的技能。

據(jù)《新華每日電訊》報道,學前階段反復、機械地操練,很可能會使孩子對進入小學后的學習產(chǎn)生厭煩情緒,上課專心程度不夠,對新知識的期待感和掌握新知識的成就感也會降低。

孩子“含著奶嘴”參加早教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但據(jù)《今晚報》報道,早教“搶跑”就像拔苗助長,現(xiàn)今家長在孩子兩歲半時就給孩子報早教班,但孩子接受早教的最佳年齡應在4歲半~5歲左右,還有些家長會給孩子報4~5門早教課程,但低齡幼兒的實際承受能力在兩門左右,每周的課程總量安排在2~3節(jié)課比較科學。

家長是孩子的首任老師,所以家長必須對早教具有科學的認識。據(jù)《人民政協(xié)報》報道,家長要有基本的生活技能,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引領孩子的成長;家長還應該注重孩子的內(nèi)在成長,真正去傾聽孩子的表達和心聲,讓孩子得到最恰當?shù)脑缃獭?/p>

據(jù)《西南都市報》報道,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青海省學前教育研究會副會長、青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霍靜表示,早教中心不能取代家庭教育,父母如果經(jīng)常帶著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與孩子一起嬉戲、玩耍,這樣帶給孩子的陪伴才是高效陪伴,給了孩子接受天地滋養(yǎng)的機會,“通過讓孩子接受生活的熏陶,來培養(yǎng)孩子的情感 ,發(fā)展他的心智,啟發(fā)他的悟性,升華他的靈性,這才是早期教育的真諦。(劉鑫)

本文由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卜勇進行科學性把關。

卜勇: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學士、中國科學院認知科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后,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健康、環(huán)保、水利、節(jié)能、氣象、人工智能、腦科學與認知科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