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呼呼的北風,人們紛紛裹上了厚厚的羽絨服,戴上了帽子和手套,將自己全副武裝起來,準備迎接漫長的冬天。隨著一波一波的寒潮向我們襲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寒冷。有人說,好冷呀,今年應該是冷冬吧!但也有人說,有時候天氣還是暖和的,應該是暖冬吧!這是什么情況?你知道如何判斷冷冬和暖冬嗎?
冷冬一景(圖片來源:東方IC)
冷冬和暖冬是如何定義的?
據(jù)北方網消息,冷冬和暖冬都指的是整個冬季的氣溫情況,而不是某天或某一個時期的氣溫變化。暖冬期間可能會有大雪紛飛時的寒冷,冷冬里也能感受到陽光明媚時的溫暖,這都是正常的。短期的氣溫高低只是“小插曲”,整個冬季的平均冷暖情況才是“主旋律”,不能僅憑眼前的冷暖就對整個冬天下冷冬或暖冬的結論。
如何判斷冷冬和暖冬?
那么,我們該如何辨別冷冬與暖冬呢?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在接受《北京晨報》采訪時表示,氣候的冷暖可通過兩個參數(shù)描述,一是平均溫度,一個冬天三個月里的平均溫度如果超過多年平均值,就算暖冬;低于多年平均值,就是冷冬。另一個參數(shù)是極端事件,比如一個冬季的數(shù)天之中驟然猛烈降溫,出現(xiàn)寒潮天氣。丁一匯說,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溫度平均值顯示的是暖冬,也不等于就不會出現(xiàn)很強的寒潮。
今年預計是暖冬
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呢?國家氣候中心首席氣候專家王永光在接受人民網環(huán)保頻道采訪時表示,今年的模式預報和去年很類似,冬季可能會達到一個冷的峰值,甚至會發(fā)生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但是綜合分析來看,也有可能只發(fā)生一次像2016年一樣的冷水的波動,并不形成事件。總的來說,通過前期的分析來看,預計今年還將是一個偏暖的情況。(孔睿)
小貼士: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圣女”,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xù)異常偏冷的現(xiàn)象,是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反相,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
本文由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琳娜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