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正當紫薇花開的季節(jié),走在路上也能常常見到紫薇的身影,大家都知道紫薇叫“癢癢樹”,那么到底為什么紫薇有這樣的叫法呢?本文就為大家答疑解惑。
紫薇是千屈菜科,屬落葉灌木,是觀賞樹種,多分布于我國華東、華中、華南以及西南諸省。別稱有“癢癢樹”“百日紅”。紫薇樹姿優(yōu)美、樹干光滑潔凈,花色艷麗。宋代詩人王十朋用“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來形容紫薇,是因為紫薇花期在6~9月,花期很長,同時這個時間正處夏秋,少有開花樹種。
我們最常聽到的紫薇的別名是“癢癢樹”,這是由于人們發(fā)現紫薇樹像人一樣“怕癢癢”,用手輕輕一撓,便花枝亂顫,一陣抖動,因此得名。有植物學家做過仔細的觀察和實驗,發(fā)現紫薇“怕癢癢”的現象其實跟紫薇的樹形有關系。因為紫薇的樹干有一個明顯區(qū)別于其它樹種的地方,即其樹干的根部和頂端部分粗細差不多,相對于其它“下粗上細”的樹種來說,紫薇顯得更加頭重腳輕,當我們輕輕地撓它的枝干時,摩擦引起的震動很容易通過堅硬的枝干傳導到頂端的枝葉和花朵,于是就引起了晃動,而這個晃動會逐漸地積累,幅度也會越來越大,就出現了我們平時看到的紫薇“怕癢癢”這個現象。同時,“怕癢癢”的現象在別的經過修剪、樹形變得“上粗下細”的植物上也會有所表現,而有一些紫薇樹,其枝干粗細相差較大,這種“怕癢癢”的現象就不明顯了。
通過本文的介紹,相信大家都明白了紫薇樹“怕癢癢”的原因了,下次當身邊的朋友再說起“癢癢樹”的時候,你就可以跟朋友解釋其中的奧秘了。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高級工程師、北京植物園科普館館長王康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