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tǒng)的植保模式中,水稻本田中2.5葉至5葉的稗草(稻稗),只能采取莖葉噴霧進行處理。莖葉處理除用藥成本高外,人工成本也會增加5-20元/畝。如果采用毒土法來處理,與莖葉噴霧方法防治大齡稻稗來看,僅用藥成本可節(jié)省40%,人工成本節(jié)省70%以上。是目前寒地稻作區(qū)除草節(jié)本增效最為有利的方法之一。
2018年我和孫彤陽老師、董福長老師、劉偉老師共同在黑龍江不同的區(qū)域進行了水稻本田稗草2.5-5葉期,用毒土法防除試驗。七月下旬調(diào)查除草效果取得了顯著的防效。
藥劑:用氟嘧啶草醚有效成分用量6克加五氟磺草胺有效成分用量2.5克/每畝(667平方米)。
對禾本科雜草(稻稗)株防效可達85-100%,鮮重防效未測定;對大齡野慈姑的株防效達到80-100%左右,鮮重防效達到78-95%。雜草死亡時間為7-21天,致畸時間為5-10天。
要求:田塊平整,保水性好,能排能灌的田塊。
優(yōu)點:首先,解決了農(nóng)民背噴霧機噴藥的負擔,使用方便快捷,省時省力又省工,可以讓農(nóng)戶有時間更好地田間管理。為水稻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打好基礎。其次,解決了田塊中雜草基數(shù)、噴藥不均勻、漏噴、重噴等問題。
注意事項:漏水田、落差較大(平整不夠)的田塊,不能使用此方法除草。嚴重影響防效。
使用技術:用每畝用藥劑量加入(您認為每畝能撒勻數(shù)量)肥料或干燥細土或干燥河沙中拌勻,用薄膜蓋嚴2-3小時。水稻本田的秧苗充分緩苗后,稗草2.5-4葉期。灌水3-5公分,在不淹沒水稻苗心的基礎上,基本保持全田有水。均勻撒入拌好的毒土或毒肥或毒沙(沒水地方會影響防效)。施藥后注意檢查田埂上的如鼠洞造成漏水,降低藥效,影響除草效果,嚴防漏水,保水7-10天。然后進行正常管理。
作者:李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