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出圃也是育苗工作的最后環(huán)節(jié),不過這也是較為復雜的工序,出圃準備工作和出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榛樹的苗木質量、定植成活率以及幼樹的生長,出苗要根據(jù)苗木的各類、各級苗木數(shù)量等進行核對和調查。還要根據(jù)訂購情況,制定苗木的出圃計劃以及苗木出圃操作規(guī)程。
1 起苗
綠枝直立壓條苗、硬枝直立壓條苗,應于秋季起苗。而嫁接苗在秋季或春季起苗均可。秋季起苗在苗木落葉后到土壤結凍前進行,我們可以用手輕輕地將葉片順枝撥下,當手輕輕碰觸葉片,葉片便很容易脫落的狀態(tài)時為最佳起苗時期,如果葉片不易脫落,則要再等上一段時間。而春季起苗就要在土壤化凍后到萌芽前進行。起苗前如果遇到土壤干旱,則應當事先灌適量的水,待土壤濕度合適時再起苗。我們可以準備好一個小耙子、刀、剪等工具,用刀割破塑料袋,將塑料袋取掉,然后將苗木周圍的鋸末從外到內一點點扒開,注意不要扒斷根須,直到將鋸末全部扒開。最后使根部裸露,我們這時會看到,育苗時綁縛的鐵絲,因隨著苗木的變粗而緊勒進苗木的木質部內,我們將苗木在鐵絲處掰斷苗木就可以了,正因為我們之前綁上鐵絲而使起苗變的容易,并減少對苗木的影響,不過起苗時要注意,有時我們會看見有的根須很長,而且都已經深扎進了土里,這時就要準備剪刀,直接將根須除斷就可以了,這時完整地把苗拔起即可,而育苗的母株要留下,這樣以備來年的再次繁殖。
2 苗木分級
挖出的苗木,要盡量避免風吹日曬,并及時根據(jù)苗木的大小的質量好壞,進行分級和假植。分級標準要根據(jù)苗的高度、根須的多少以及苗的直徑。通常當苗的高度在80厘米以上的,而且須根在6根以上,根徑有1厘米以上、發(fā)育充實的為一級苗,也就是優(yōu)質苗。榛樹對于苗莖的高度不要求太高,但根系必須發(fā)達,苗根徑在0.5厘米以上,長度在60厘米左右,也可以滿足栽植要求。但是須根要在5根以上,這些也被劃分為二級苗,也就是合格的苗。根系不好的則是半成品,其實在生產中,這些也都是可以成活的,只是苗木要多培育一年。分級后的苗要按照一定的數(shù)量將其綁縛。一般20-40株之間為一捆。苗木分級后可以立即出售,如果不能出售的話就要進行假植。
3 假植
假植是苗木保存的關鍵技術,一般剛出圃的苗如果不能夠立即栽植,就要先進行假植。假植的時間可長可短,如果是在秋季栽植的話,假植也就是七天左右,如果是在春季栽植,就要一個冬季。
我們首先選擇地塊,通常在苗圃地附近,選擇避風向陽、排水良好、土質深厚松軟,腐殖質高的平整地塊,面積不必過大,10平方米以上即可做一塊假植地,我們先挖假植溝,溝寬30-40厘米,深30厘米。一般溝寬要以苗木的根系大小程度衡量,溝長在2-4米之間即可,不要過長,一定要南北向開溝。將苗木根部放入溝內,保持苗木直立,將苗木逐一擺放溝內,同時培土,將一行假植溝都擺滿后,再開啟另一條溝,這時開溝的土也可以覆在第一行上,覆土高度至少要在地面10厘米以上。這樣逐一進行就可以了。假植時不能將不同級的苗木或不同品種的苗木放一起穿插擺放,以免混亂,并且最好做一些標志和記錄。以便日后辨別與銷售。通常假植的苗木地整體成正方形,或長方形。
4 起苗、包裝與運輸
假植的苗如果進行出售或栽植的話,還要進行起苗,把苗木從土里拔出就就可以了。拔出后抖掉根部多余的土,這時我們要準備好塑料袋,塑料袋可將厚塑料修剪制作。我們將苗木套到塑料袋中,之后用繩包扎,這樣增加袋內的溫度,同時保持苗木本身的水分。之后就可以裝車運輸了。裝車時要輕放,并將根須的一頭順勢擺放。裝好后,再用大的塑料布將其蓋好,以免運輸中受強風影響。同時也保證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