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機械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但栽培種植環(huán)節(jié)仍是水稻機械化難點,其難點在于機插秧育秧難、機器貴,機插秧與手工插秧比,有省工高效的優(yōu)勢,相對拋秧和直播沒有成本優(yōu)勢。有人說制約機插秧普及的原因是田塊小、分散,沒有機耕道,這不是主要的因素,水稻收割機能達到80%以上,收割機能達到的地方,插秧機同樣可以,況且插秧機有4行、6行、8行的,株距有幾個檔位可調(diào),基本能適應田塊問題。主要制約因素是田畝少,小農(nóng)戶購置農(nóng)機成本高,還有育秧技術要求高。隨著高標準農(nóng)田的建設、土地的流轉(zhuǎn),種植大戶增多,提高集中育秧、機插秧服務的社會化組織增多,機插秧將會逐漸普及,降低種植成本,小農(nóng)戶也將受益。
俗話說:“秧好半年稻,苗壯產(chǎn)量高”,育好秧苗是水稻機插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水稻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重要基礎。機插秧常見的問題有種子出苗差、出苗不整齊、秧苗枯死及異地育秧運秧難。本篇主要介紹機插秧育秧技術及常見問題解答。
一、機插秧育秧技術
1、選好品種
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颦h(huán)境、種植季節(jié)及市場需求選擇適栽的優(yōu)質(zhì)稻品種,長江中下游雙季稻要考慮兩季水稻的生育期,如贛中北兩季控制在225天以內(nèi)。兩季的早稻要求苗期耐寒性強,晚稻要求后期耐寒性,稻瘟病常發(fā)區(qū)要選稻瘟病抗性強的品種。
2、種子、育秧盤、秧板準備
種子經(jīng)曬種、除雜去秕、浸種消毒等處理。浸種可用25%咪鮮胺乳油2毫升兌水5公斤浸種4-5公斤,浸種12小時后常溫催芽,或者使用快速催芽器或溫室催芽等方法帶溫保溫催芽,待種子露白后播種。一般常規(guī)稻每畝大田3-4公斤,雜交稻1.5-2公斤備種。
育秧盤準備:使用與插秧機配套的機插育秧硬(軟)盤,早晚稻每畝大田備足35-38張。
秧板準備:提倡集中育秧,按秧田與大田比1:70-80的比例留足秧田。播種前10-15天精做秧板,板面高低落差不超過1厘米,做好后晾曬5天,使秧板沉實。播種前1天灌平溝水,待秧板充分吸濕后迅速排干水,或者播種前用噴壺灑水,保證播種時土壤含水率85%-90%。3、備好營養(yǎng)土
自備營養(yǎng)土:選年前翻耕肥沃的稻田土、雜草少的菜園土和耕作熟化的旱地土過篩備用,用150公斤土與水稻壯秧劑1公斤充分拌勻作底土;或者100公斤土與養(yǎng)分含量為45%(N:P2O5:K2O=18:9:18)的復合肥200-350g拌勻作底土,若土的pH值大于6.5,應在播種前20天用硫磺粉調(diào)酸,播種前7天用65%敵克松與水配制成1:1000-1:1500 的藥液對底土進行噴灑消毒,流水線播種甚至可將敵克松2000倍液在播種時噴灑消毒。用過篩的素土直接作蓋土。
有條件的地區(qū)優(yōu)先選用質(zhì)量優(yōu)、效果好的機插專用育秧基質(zhì)代替營養(yǎng)土。但要注意的是,配備了水稻育秧所需肥料和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的育秧基質(zhì),使用時建議不添加其他材料,如壯秧劑等,以免影響秧苗生長。
4、播種與擺盤
播種期要考慮天氣,早稻保溫育秧要求日平均溫度穩(wěn)定在10℃以上。宜采用流水線機械播種,播種前做好調(diào)試,保證一次性完成放盤、鋪土、澆水、播種、覆土等作業(yè)。均勻鋪撒床土,厚度在2.0cm左右;精確每盤播種量,播種均勻;播種后均勻撒蓋籽土,覆土厚度為0.3-0.5cm。
播種后宜堆盤暗化立針后擺盤上秧板,也可直接擺盤于秧板。擺盤時注意飛邊重疊,盤底與床面緊密貼合。早稻擺放在塑料大棚內(nèi),或秧板上搭拱棚保溫保濕育秧,一季稻和雙季晚稻可直接擺秧田秧板育秧。
5、秧苗管理
南方稻區(qū)早稻播種后即覆膜保溫育秧,棚溫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過30℃,最低不低于10℃,注意及時通風煉苗,以防爛秧和燒苗。注意控水,采用旱育秧方法,注意做好苗期病蟲害防治,尤其是立枯病和惡苗病的防治。
一季稻和雙季晚稻播后保持秧板濕潤,氣溫高時還需灌跑馬水。如秧苗生長過快或秧齡過長,可在2葉期每畝噴施15%的多效唑60-80克。機插秧前3-4天噴一次足水,以利秧苗切塊移栽。重點防治稻飛虱、螟蟲、稻瘟病等,可在移栽前用三環(huán)唑、阿維菌素等作“送嫁藥”。
機插秧苗一般不需要施肥,但特殊情況下可酌情施送嫁肥。對于葉色褪淡的秧苗,可在移栽前3-5天施一次送嫁肥,每畝用尿素4-5公斤對水500公斤于傍晚灑施,施后灑清水進行洗苗以防傷苗。6、壯秧要求
早稻葉齡在3葉1心期、晚稻4葉1心為宜,苗高14-18厘米。
二、機插育秧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1、種子出苗差
主要原因:由種子質(zhì)量差;種子發(fā)芽率低;秧盤土處理不當;秧盤底土用肥量太高;壯秧劑用量過大,沒有充分與土壤拌勻及可能在蓋土中加用肥料和壯秧劑。
應對措施:選用優(yōu)良品種的種子;適量用肥、用壯秧劑;禁用未腐熟的廄肥、尿素、碳銨等作底肥,同時播種后蓋土不能施用肥料及添加壯秧劑。
2、出苗不整齊
主要原因:有可能是種子播種前未進行選種,導致催芽不一致;播種覆土時,蓋土不勻,土厚的地方出苗慢;秧板不平,致使板面土壤水分不均勻,局部秧苗處于水分脅迫狀態(tài),生長緩慢;營養(yǎng)土培肥、調(diào)酸、消毒做得不均勻,也可能造成育秧參差不齊。
應對措施:播種前選種;播種時覆土要均勻,秧板要整平。將營養(yǎng)土培肥、調(diào)酸、消毒做到均勻一致,保證床土質(zhì)量。
3、秧苗枯死
主要原因:機插秧秧苗素質(zhì)相對柔弱,2-3葉期如遇低溫,易造成青(黃)枯死苗,秧苗莖部尚未腐爛,根部與秧苗地上部不會輕易脫離,屬生理病害,通常成片發(fā)生。
應對措施:苗床要平,灌排水要方便,早稻濕潤育秧加小拱棚,大棚育秧做好保溫措施。選好的育秧基質(zhì),酸度不要超過5.5。1葉1心噴施甲霜靈或瑞苗青預防。2葉1心時可通風煉苗。
下載鏈接:http://t.cn/RelAQ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