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我是科學(xué)家”將舉辦第十一期活動 “中國制造”
本期演講嘉賓 鐘武律
中核集團核工業(yè)西南物理研究院博士、 特聘研究員
受控核聚變:用“人造太陽”點亮能源夢想
鐘武律采訪視頻:
中國的四川成都,坐落著一所核工業(yè)西南物理研究院。在這里,有一個團隊在為一個偉大的項目—— 受控核聚變研究, 夜以繼日地忙碌著。
他們的理想, 是在地球上建一個“ 人造太陽 ”, 探索開發(fā)聚變清潔能源 。
(研究人員為 探索開發(fā)聚變清潔能源而日夜忙碌 。 供圖:鐘武律)
“太陽之所以能夠持續(xù)發(fā)光發(fā)熱,是因為它在時刻發(fā)生著核聚變反應(yīng),而我們利用核聚變這個原理,在地球上來建這么一個能夠可控輸出能量的這么一個裝置,大家就形象地稱之為‘人造太陽’裝置?!敝泻思瘓F核工業(yè)西南物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鐘武律解釋道。
“人造太陽”裝置中的等離子體的溫度可以達到1億度以上 ,比太陽的溫度要高到上10倍。目前任何已知的材料都無法抵擋那么高的溫度。
(“人造太陽”裝置中的等離子體的溫度比太陽的溫度要高到上10倍。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不過,“聰明的科學(xué)家利用 強磁場 的方式,把高溫的等離子體和材料給隔離開來,把它懸浮起來。這樣的話高溫等離子體在磁場的約束下面,可以實現(xiàn)一個聚變反應(yīng)?!边@樣的裝置被稱為“托卡馬克裝置”。
(托卡馬克裝置能夠通過強磁場的方式,把高溫的等離子體和材料給隔離開來。供圖:鐘武律)
作為極具潛力的“未來能源”,核聚變能有著許多無可替代的優(yōu)勢 ,“第一,它的資源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第二,它就是固有安全的;第三,它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不會釋放溫室氣體有害氣體,也不會排放具有長壽命的放射性產(chǎn)物。”
然而,讓核聚變變得“可控”,是異常困難的事情,需要全世界的科學(xué)家共同努力來完成。
因此,包括中、美、俄、歐盟、日、韓、印度在內(nèi)的七方35國共同加入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中國承擔(dān)了9%的研發(fā)任務(wù),里面基本覆蓋了ITER的核心部件的一些研發(fā)。 中國的采購包不管是研發(fā)的進度還是完成的質(zhì)量,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鐘武律介紹說。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圖片來源:ITER官網(wǎng))
中國聚變?nèi)擞幸粋€共同的愿望:“ 未來如果有一盞燈能夠被聚變之能點亮,我們期望它最先在——中國! ”
5月19日,歡迎大家來軍事博物館,聽鐘武律老師聊聊“人造太陽”的故事。
注意事項
本次活動名額緊俏,報名成功的觀眾請珍惜到場機會。
時間 :2019年5月19日 14:00-16:30(簽到時間:13:30-13:50)
地點 :軍事博物館 B1報告廳
提示 :進入軍事博物館需 攜帶身份證 ,可在正門用身份證換取軍博的門票入場,或者提前關(guān)注公眾號“2019北京市科技周”申請入場二維碼,憑二維碼和身份證入場安檢。請注意 預(yù)留安檢時間 。進入軍博后,憑活動確認短信進入地下一層報告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