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芹生長到4~9片真葉,株高30~40厘米的這一生育時期為葉叢生長初期。此期,氣溫如能達到15℃~20℃,地溫18℃~22℃,西芹才能進入正常的營養(yǎng)生長。如果這一時期滿足不了以上溫度條件,再遇5~10℃的低溫且持續(xù)10天以上時,就極易出現(xiàn)抽薹現(xiàn)象。具體原因持續(xù)低溫時間太長 例如,西芹定植后兩個月的日平均低溫均在10℃以下,就屬于明顯低于5℃~10℃的低溫的條件,若持續(xù)10天以上則西芹極易提早抽薹。低溫是導致早春茬露地西芹普遍抽薹的主要原因。定植時間偏早 春西芹生產(chǎn),一般是低溫期溫室內(nèi)育苗,待室外溫度穩(wěn)定在10℃以上后大田定植較為宜。若定植時的日平均氣溫不能滿足西芹正常的營養(yǎng)生長條件,則說明定植時間偏早,強行定植極易引起提早抽薹。弱長苗小老苗 土層淺、肥水不足的弱長苗和苗齡太長的小老苗是抽薹的主體。棚膜破爛保溫性差 雖然都是大棚,但棚膜破爛保溫性差的棚,抽薹率要比棚膜完整保溫性好的棚高出1倍以上。防控措施無論是大棚栽培還是露地栽培,抽薹與持續(xù)低溫天氣和栽培環(huán)境有很大的直接關系。防控西芹提早抽薹,要從多方面著手。提倡大棚栽培模式,少種或杜絕露地栽培模式 露地栽培是抽薹主要群體。在同一環(huán)境條件下,凡是露地栽培的都有抽薹,且抽薹率高;而塑料大棚栽培的有37.5%的沒有抽薹,62.5%的雖有不同程度的抽薹,但一般抽薹率在1%~10%允許范圍內(nèi)。因此,最好的防抽薹措施是杜絕露地栽培模式。露地栽培要盡量晚定植 為減輕露地西芹抽薹嚴重的現(xiàn)象發(fā)生,栽培上的定植時間一定要掌握在未來10天外界氣溫穩(wěn)定通過10℃以上后開始定植,適期晚定植可避過抽薹的適宜溫度。選擇冬性強的優(yōu)良品種 要選擇抗寒、耐低溫、冬性強、抽薹晚、生長勢強、品質好的西芹良種。杜絕爛棚、弱長苗,不栽小老苗 及時修補棚膜,提高棚的保溫性能;不在土層淺瘦瘠薄的地塊栽培西芹,要加強肥水管理,防止弱長苗的出現(xiàn);不栽苗齡太長的小老苗。藥劑噴防 發(fā)病初期用100mg/kg的鄰氯苯氧丙酸,在西芹4葉期以上,氣溫在10℃以下,持續(xù)10天左右的發(fā)病條件下開始噴防,7~10天噴1次,連防2~3次。編輯:王春晨審核:山西省農(nóng)科院蔬菜研究所 張劍國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