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小麥即將進入抽穗揚花階段,是病蟲害多發(fā)期,麥田管理尤為重要。專家提醒廣大種植戶,要采取以種植抗病品種為主,藥劑防治和栽培措施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其危害。選用抗病品種 選用抗病品種,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種定期輪換。在應用抗病品種時,注意抗銹品種合理布局。利用抗病品種群體抗性多樣化或異質(zhì)性,來控制條銹菌群體組成。同時,避免品種單一化,但也不能過多,并注意定期輪換,防止抗性喪失。農(nóng)業(yè)防治 要適期播種,不能過早或過晚,可減輕秋苗期條銹病發(fā)生。具體可在小麥條銹菌越夏區(qū)清除自生麥,增施磷鉀肥,增強小麥抗病力。要注意的是,速效氮不宜過多、過遲,防止小麥貪青晚熟,加重受害。藥劑防治 當田間小麥條銹病病葉率達10%時,及時進行藥劑噴霧防治,藥劑科選用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譜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做到普治與挑治相結合。編輯:王大偉審核專家:山西省農(nóng)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溫輝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