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青皮竹造林技術要點

實用技術助你成才
原創(chuàng)
通過互動交流和服務援助,滿足廣大農(nóng)民實用技術需求。
收藏

青皮竹是叢生型竹種中的一種優(yōu)良觀賞與材用竹種,其竿高8~10米,徑粗3~5厘米,筍期秋季。它具有發(fā)筍多、生長快、產(chǎn)量高等優(yōu)點。其株形緊湊,秀雅翠綠,姿態(tài)瀟灑,是園林綠化和環(huán)境美化的優(yōu)良材料。青皮竹竹稈通直,干后不易開裂,節(jié)平而疏,纖維長,材質柔韌,篾性優(yōu)良,是編織工藝品和各種竹器的優(yōu)質篾用材料與造紙原料。青皮竹主要分布廣東、廣西、福建和我省贛南,現(xiàn)西南、華中、華東各地均有引種。青皮竹較耐寒,可在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qū)大力發(fā)展。我省南北均可推廣栽培。它對土壤水肥條件要求稍嚴,宜丘陵、平原或四旁土壤深厚肥沃處種植。一、營造林技術1、造林地選擇:宜選低山丘陵的緩坡臺地或下坡、河灘沖積地、低丘旱土及四旁隙地等疏松濕潤、深厚肥沃的土壤造林。2、整地挖穴:在秋末冬初塊墾或穴墾整地,深度20~30厘米。整地后按60×50×50厘米規(guī)格挖穴,將表土墊于穴底,穴施腐熟廄肥5~10公斤或枯餅肥0.5公斤,并和表土拌勻。3、造林密度與造林季節(jié):造林株行距一般4×4米或3×4米。冬季至夏初均可造林,以1月~3月為好。4、造林方法:多采用母竹移栽或埋稈造林。埋稈法可節(jié)省母竹而降低造林成本,且成活率高,尤宜大規(guī)模造林。5、母竹采挖與栽植:選取1-2年生健旺、須根多、蔸部四周芽眼多而肥大、稈基至少具2個完好芽眼、稈粗1.2~2.0厘米的竹株為母竹。采用母竹移栽法造林,可按2~3株1叢連蔸挖取母竹,注意不撕裂竹蔸并帶足宿土,留3~5盤枝截去稍端,栽植時注意蔸實株正和一次性澆透定根水。采用埋稈法造林,則單株挖取母竹,留稈長約50~100厘米截去竹梢,將母竹連蔸帶稈埋于植穴,注意節(jié)芽須置于兩側和蔸、稈與土接實,填土10~20厘米,踩緊踏實和澆透水。6、覆蓋:埋稈法造林,母竹埋植后應用稻草或地膜覆蓋,以保持土壤濕度和提高地溫,促進發(fā)芽定根成活。二、撫育管理與豐產(chǎn)培育1、加強管護和及時培土:及時培土填蓋露蔸或露稈,注意防旱排澇,保持土壤適宜濕度。2、精細撫育管理:造林后1-3年每年進行擴穴松土撫育1~2次,以后每年鏟草1次,隔年墾復松土1次。鏟草在5~8月進行,墾復松土在冬季進行,墾復深度為20~30厘米,松土深度為10~15厘米。3、土壤肥力管理:新造幼林1-3年每年施肥1~2次,每次每叢施尿素0.1~0.2公斤或復合肥0.2~0.3公斤或腐熟枯餅肥0.5~1.0公斤。以后可每2年施肥1次,施肥量可根據(jù)竹林生長情況而定。4、適時挖筍:青皮竹筍期長,在6~12月均有出筍。但11月以后出的筍因遇冬寒而較難成竹,應及時挖除,以免占地耗肥。5、合理采伐:對3年生以上老竹應適時合理疏伐利用,每叢均勻留取8~15支母竹即可。采伐季節(jié)應在冬春進行,砍伐時做到貼地斜砍,伐后及時挖除竹蔸或將竹蔸斬爛,促其腐爛,以免占地。6、合理套種:造林后可適當套種固氮植物或經(jīng)濟作物,以耕代撫,提高土壤肥力。郁閉后可圈養(yǎng)禽畜或套種耐陰經(jīng)濟作物和花木,以提高林地經(jīng)營效益。7、病蟲害防治:主要應注意預防竹象蟲等蛀筍害蟲和竹蝗類等食葉害蟲的為害。發(fā)生時可用氧化樂果或滅幼脲Ⅱ號等藥劑防治。三、病蟲害防治1、竹直錐大象蟲和竹橫錐大象蟲以蛀筍為害竹子正常生長發(fā)育,竹象蟲一般為害率30%~40%,嚴重之地高達90%以上。防治方法:采用人工捉成蟲、刀削剔卵和幼蟲、用尼龍袋或竹笠套筍保護等,但此法工效低。用格氏線蟲中國品系木薯糊劑涂抹蛀口防治竹象蟲技術,成效較佳。2、一字竹象甲又稱竹筍象甲,成蟲以筍為補充營養(yǎng),將筍喙成許多小孔,致使植株成斷頭竹或畸形竹。防治方法:撥開筍殼,刺殺蟲卵,或用40%樂果3~6倍液涂刷產(chǎn)卵孔殺卵。注射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300倍液毒殺幼蟲,或及時挖除被害筍消滅幼蟲。出筍后,用50%敵敵畏或90%敵百蟲1000倍液防蟲護筍。成蟲出土盛期,人工捕殺,或用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噴殺,效果良好。3、黃脊竹蝗以食葉為主。防治方法:幼蝻孵化盛期林地噴撒3%敵百蟲粉劑或跳蝻上竹后尚未擴散前施放林丹煙劑防治效果較好。為消除農(nóng)藥對環(huán)境的影響,利用無公害仿生制劑滅幼脲?;號等防治黃脊竹蝗1~3齡跳蝻致死率達98%以上的好效果。4、竹螟是危害竹類葉片的重要害蟲。防治方法:加強管理,清除雜草和灌木,減少周圍蜜源植物;冬季除草松土,消滅越冬幼蟲;五月底成蟲出現(xiàn)時,燈光誘殺;在卵孵化盛期,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煙霧劑熏殺。5、竹煤污病又叫竹煙煤?。焊胁≈裰暝谥袢~表面和小枝上覆蓋著一層煙煤狀粉末,影響竹子的光合作用和呼吸功能,導致竹葉脫落和停止發(fā)筍,直至整叢枯死。防治方法:以消滅竹上蚜蟲和蚧殼蟲為主,噴0.2~0.3度石硫合劑;適當疏伐,使竹林通風透光,減輕發(fā)病。6、竹稈銹病又叫竹褥?。何:?a以上竹桿和枝,其病原菌為皮下硬層銹菌。受害竹稈材質變脆,降低使用價值;竹株枯死或竹林衰退。防治方法:在6~10月間于竹林內(nèi)噴0.5~1度的石硫合劑或100~150倍的敵銹鈉,防治效果可達95%;及早徹底砍除病竹,避免病害蔓延擴展;加強撫育管理,保持合理的竹林結構。7、竹叢枝病又叫竹掃帚病:病原為竹叢枝瘤座菌,為害局部或全部小枝,最后全株枯死,葉成鱗片狀。防治方法:及早砍除病株,按期砍伐老株;加強撫育管理,扛土施肥,促進新竹生長;4~6月份,用粉銹寧3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噴灑2、3次。另外,青皮竹病蟲害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加強預測預報,掌握其發(fā)生規(guī)律,做好防治工作;加強撫育管理,除草松土,冬季埋青松土,增施有機肥,按期砍伐病竹、老竹;在造林時選擇健壯無病蟲害母竹;合理密植;在病蟲害發(fā)生后及時采取物理和化學藥劑控制病蟲害蔓延。編輯:馬宇飛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苗振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