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斑枯病是一種葉部病害,葉片受害后,形成許多近圓形的小病斑,病斑邊緣呈褐色,中央為灰白色,由于這些小病斑很象魚的眼睛,因而斑枯病也叫魚目斑病或白星病。該病也可危害莖部,但極少危害果實(shí)。斑枯病是一種真菌病害,它的病菌主要是隨病殘?bào)w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附在茄科雜草上越冬。第二年,下雨以后,越冬的病菌上產(chǎn)生分生孢子團(tuán),然后靠雨水的飛濺進(jìn)行傳播,所以在植株上,總是下部葉片先發(fā)病,然后再是上部葉片。斑枯病的發(fā)病條件與早疫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高濕和相對較高的溫度是發(fā)病的重要條件。在一般情況下,斑枯病也不需單獨(dú)防治,可以在防治早疫病和葉霉病的同時(shí),一并進(jìn)行治理。如果發(fā)生較重,可以噴施70%甲基托布津可濕粉1000倍液、50%苯來特可濕粉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粉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粉700倍液、80%大生可濕粉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粉600倍液,以及其它的銅制劑等。編輯:柳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