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露香梨的貯藏特性
1、果皮薄,失水快
玉露香梨果皮薄,果實含水量大,在無包裝情況下,因庫內相對濕度較低,隨著冷風機的開啟,果實本身的水分會隨著冷風循環(huán)而蒸發(fā)掉,導致果實失水皺皮,新鮮度下降。如果使用保鮮袋,帶內就會形成一個相對濕度較高的小環(huán)境,阻斷袋內外水分交換,防止了果實水分蒸發(fā),所以,在相對濕度較低的情況下,最好使用保鮮袋貯藏。實踐證明,在0℃條冷藏件下,以貯藏箱內襯一高滲出CO2的保鮮袋失重率最小,貯藏六個月只有0.47%,對照(無保裝)的失重率高達3.75%。。
2、果皮易被刺傷
在貯藏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腐爛果都是由機械傷引起,而大部分傷口又是由于果柄刺傷引起的,這是因為玉露香梨的果皮薄而果柄堅硬,在采摘、挑選、分級、包裝過程中很容易刺傷果皮,造成傷口,引起腐爛。所以,在采摘時最好將果柄剪掉,這樣就看盡量避免造成機械傷,從而大大降低腐爛率。這項技術在紅富士蘋果和柑橘類水果上使用多年,實踐證明是非常有效的。
3、要求較低而穩(wěn)定的貯藏溫度
比較玉露香梨在入貯溫度為10℃的土窯洞庫和入貯溫度為0℃的冷庫的貯藏效果,結果是0℃冷庫的貯藏效果遠遠好于土窯洞庫。貯藏六個月,0℃冷庫的好果率為96.9%,而10℃土窯洞庫的好果率僅67.0%。同時,冷庫貯藏的梨也沒有果心、果肉褐變現(xiàn)象,風味正常。這是因為10℃的較高的溫度不能很好地控制一些致病的微生物的滋生褐蔓延,導致腐爛率增高。所以在貯藏中要盡量控制低而溫度的環(huán)境溫度,以0℃為宜。
4、要求適宜的CO 2、O2氣調貯藏參數(shù)
玉露香梨比鴨梨、雪花梨耐二氧化碳,可以忍耐4%的二氧化碳濃度。這為保鮮袋的使用提供了理論依據(jù)。選擇厚度為0.02毫米,對二氧化碳有較強透性的保鮮袋貯藏玉露香梨可達六個月以上,果實新鮮飽滿,汁多肉脆??诟猩鹾谩_m宜玉露香梨氣調貯藏的氣體參數(shù)是二氧化碳2%~4%,氧3%~5%。
二、貯藏保鮮技術
1、采收期的確定
果品的貯藏質量和貯藏效果與采收期有很大關系,所以采收期的確定至關重要。采收期的確定一般根據(jù)果實底色轉變、著色程度、種子顏色、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盛花期后的天數(shù)等多項指標綜合判斷。當玉露香梨陽面紅色條紋開始顯現(xiàn)、可溶性固形物達到10%以上、種子變褐時。即可采收。
2、采收質量的控制
采收質量的好壞,也是貯藏的關鍵,它直接影響到最后的好果率和商品性,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需要長期貯藏的梨都要求人工采摘,采摘時要帶手套或剪指甲,提倡剪果柄。在裝箱和運輸途中要盡量輕拿輕放,避免擠、壓、碰、刺等機械傷。
3、分級挑選
主要根據(jù)果個的大小進行,這道工序一般在田間采收時進行,也可在預冷后裝袋前進行,在分級的同時挑出病、蟲及機械傷等次果。
4、入庫前的準備
在采收前應提前準備好貯藏用的包裝箱、保鮮袋和托盤等,提前對庫房進行消毒,還應對冷庫的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使之處在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提前一天開機降溫,使庫溫溫度在0℃0.5℃.
5、預冷
預冷的目的是排除田間熱,將果實溫度迅速降到貯藏要求的溫度,這也是果品貯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采收后的梨果應及時入庫預冷,最好采用塑料箱或木條箱,預冷溫度控制在0℃,預冷時間以果心溫度達到要求的貯藏溫度時為宜,一般需16~24小時。
6、裝袋、封箱、碼垛貯藏
實踐證明,在機械制冷庫內貯藏玉露香梨必須使用保鮮袋,這樣一方面可防止水分損失,保持鮮度提高商品性,另一方面還可以起到微氣調作用,延長果實的貯藏期。在保鮮袋的選擇上要注意選擇對CO2透性高的保鮮袋,不是所以保鮮袋都能用。由于保鮮袋極薄,必須有外包裝才能碼垛貯藏,外包裝選用塑料箱、木條箱或防潮紙箱均可。具體做法是先在包裝箱內襯一同樣大小的高滲出CO2保鮮袋,然后將預冷過的梨整齊擺放在箱內,以10~15千克為宜,扎緊袋口封箱碼垛。碼垛前應擺好托盤,果箱擺在托盤上,目的是讓果箱與地面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間,便于空氣流通。在碼垛時要注意在垛與垛之間、垛與墻之間留出10~15厘米的通風道。頂部留出50~60厘米的空間,便于冷風循環(huán)。
7、貯藏期管理
貯藏質量的好壞,溫度是關鍵。在整個貯藏期內都要嚴密監(jiān)視貯藏溫度,嚴格控制貯藏溫度,保證庫溫在0℃,不低于-1℃,還要保證庫溫不上下波動。在貯藏期間要定期進行通風換氣,主要是排除貯藏過程中產生的CO2、乙烯等不良氣體,保證梨果不受傷害。通風換氣一般每周一次,每次15~30分鐘,在早晚氣溫較低時進行。另外,還要定期對梨果的貯藏質量進行抽樣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早解決。
在貯藏期仍要注意梨果的觀察保護,發(fā)現(xiàn)因擠壓出現(xiàn)果面褐化的果實及時處理,這些果面褐化果實時間一長,下面的果肉會變苦,不堪食用。這會使貯藏效益受成很大損失,所以在采收、運輸、入庫等一系列管理上要注意輕搬輕放。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yè)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