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說,每個季節(jié)有每個季節(jié)專屬的特點。家長養(yǎng)育孩子,應(yīng)該從衣食住行情志等方面順應(yīng)四季的變化,不斷調(diào)整和更新。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吃當季時令食物,而且懂得如何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對癥選擇時令食物,是很好的養(yǎng)生辦法。
民間有俗語稱“秋瓜壞肚”,但秋天正是瓜果成熟的時節(jié),都說多吃新鮮瓜果蔬菜對寶寶的身體有好處,難道在秋天卻不適合吃瓜?我們又該怎么給寶寶選擇合適的瓜類?
秋瓜壞肚主要是食寒受涼
很多家長覺得秋天很燥,所以下意識地給寶寶吃很多滋潤的食療方。
其實,像秋梨膏這類滋補的食療方,很多都有些寒涼或甜膩。身體健康的寶寶只可以偶爾食補,如果不顧寶寶脾胃不適,一味地寒涼滋潤,很容易滋胃礙脾。天氣一燥,寶寶很容易虧損津液,出現(xiàn)“上火”的表象。家長如果不懂,給寶寶喝了涼茶或吃了苦寒的藥物清熱降火,就會進一步損脾胃。
脾土的虛弱會牽連肺部,而肺燥還會引起腸燥,寶寶于是很容易在初秋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和腸道疾病。
俗語所說的“秋瓜壞肚”,其實主要說的是那些性味偏寒涼的瓜果蔬菜,要少給寶寶吃。
確實很多水果、秋瓜偏涼,家長在選擇的時候要仔細,可以多選些平性的蔬菜瓜果、甘甜微酸的水果。我們之前說,夏天的時候,西瓜可以和其它平性、微溫的水果摻在一起給寶寶適量吃一點,但初秋來臨,就不要再這樣喂了。
《壽世傳真》中歸納,偏寒的瓜類有這些:西瓜、冬瓜、黃瓜、菜瓜、甜瓜、苦瓜、絲瓜等。
所以夏秋交際,這些瓜就要注意吃的頻率,不是完全禁止吃,而是不要多吃。比如冬瓜是可以對癥做給孩子吃的。
那有哪些瓜,是比較適合給寶寶夏秋交際吃的呢?
①清熱解暑瓜:黃瓜/葫蘆瓜
現(xiàn)在還在末伏中,白天氣溫仍然比較高,寶寶還是容易受到暑邪的侵襲,家長不可以掉以輕心。趁天氣還沒轉(zhuǎn)涼,可以給寶寶吃些能解暑、又沒那么寒涼的瓜。
比如黃瓜,能清熱止渴、利水解毒。夏天炒給寶寶吃,不僅營養(yǎng)豐富,吃起來口感清爽不滋膩,還能清熱利濕,除煩渴?!蛾懘ū静荨愤€專門記載了“老黃瓜”的功效:“瓜干陳久者,補脾氣,止腹瀉。"
吃黃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生吃、涼拌更適合成人,不建議寶寶這樣吃;健康寶寶,暑熱濕盛時可以少量炒吃;脾胃虛寒的寶寶,不太適合多吃黃瓜。
和黃瓜類似的冬瓜也是如此。對于這類解暑微涼的夏瓜,給健康寶寶食用時,注意要量少,并且用性溫、性平的食材調(diào)和。
還有一種瓜,和黃瓜、冬瓜一樣善于解暑,性味更平和,更適合寶寶,就是葫蘆瓜。葫蘆瓜也稱瓠瓜,性平,味甘淡;入肺、脾、腎經(jīng);具有利水消腫,止渴除煩,通淋散結(jié)的功效。
寶寶可以日常吃葫蘆瓜作為保健用,虛寒體質(zhì)的寶寶也能吃。給寶寶煲湯、煮粥,可以去濕熱,解暑氣,還能調(diào)節(jié)濕熱型腸炎:
葫蘆瓜解暑粥
材料:葫蘆瓜30g,馬齒莧15g,薏苡仁10g,粳米50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3碗水,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煲1小時即可。
功效:止渴除煩,利水祛濕。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寶寶可服。
注意:有一種和葫蘆瓜外形相似的苦瓠瓜,是有微毒的。如果不慎買錯,嘗到苦味應(yīng)立即棄食,避免食物中毒。還需注意區(qū)分西葫蘆與葫蘆瓜。西葫蘆性味偏寒,果梗粗壯藤短;葫蘆瓜則有明顯的果腰或果頸。
②祛風祛濕瓜:佛手瓜
佛手瓜和佛手不一樣。
佛手性平;而佛手瓜性溫,鈣、鋅及鐵等元素的含量較高,對兒童的智力、生長發(fā)育有幫助,用于制作兒童食品十分適宜。
佛手瓜有舒肝理氣、祛風解熱、健脾開胃、利水祛濕等功效。寶寶如果氣機郁滯,情緒不暢,整個人昏昏沉沉,還很容易積食,可以用佛手瓜調(diào)理保健。不過,經(jīng)常手腳心熱,或者經(jīng)常低燒的寶寶不宜吃佛手瓜。
佛手瓜瘦肉湯
材料:佛手瓜30g,瘦肉50g,陳皮2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3碗水,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煲20~30分鐘,調(diào)味即可。
功效:舒肝理氣,健脾祛濕。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③溫陽補氣瓜:南瓜
對于體質(zhì)偏弱、氣虛、脾虛,大便不正常的寶寶,一年四季都適合吃南瓜。
南瓜味甘性溫,入脾、胃、腸經(jīng),有補中益氣、潤肺化痰的功效,常吃南瓜還能益心斂肺。比起羊肉的燥熱,南瓜可以溫和地滋補寶寶,還能保護胃腸道黏膜,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每周給寶寶吃1~2次南瓜做的菜是可以的。有的寶寶吃得太頻繁,可能出現(xiàn)腳心、手心發(fā)黃的情況,那就停一段時間再看。但要注意,南瓜不要和羊肉同時吃。
對脾胃天生偏虛寒的寶寶來說,一碗南瓜小米粥就恰到好處。小米雖然性寒,但搭配溫性的南瓜,就可以中和,營養(yǎng)也更全面:
南瓜小米粥
材料:南瓜60g,小米25g,西藍花50g,蝦皮3g。
做法:小米、蝦皮浸泡10分鐘,南瓜削皮切薄片,西藍花焯水切碎;小米、南瓜下鍋,加約3碗水,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煮10分鐘,加入蝦皮再煮15分鐘,出鍋前加西藍花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消食導(dǎo)滯。適用于積食、脾虛、虛秘寶寶。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可服,少量、多次服用。蠶豆病可服。
以上介紹的瓜,既有在夏末暑氣尚存時吃來解暑的,也有稍微偏溫,在初秋時節(jié)幫寶寶補中益氣的。家長可以根據(jù)寶寶體質(zhì)的情況自行選擇。
秋主收斂,重在養(yǎng)肺。如何溫中補陽,滋潤肺金,又不至于過補脾土,是應(yīng)該好好學習的。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y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