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共和國的國徽長這樣??
同樣是元素豐富的國徽|Wikimedia Commons
渡渡鳥大概是最著名的滅絕物種之一了,它們從初為人知到宣告滅絕,僅隔了不到70年時間。由于沒留下任何影像資料,又缺少完整的填充標本,甚至有人認為它的存在只是一個傳說。
無人島上的奇怪大鳥
1598年9月,一艘荷蘭商船在前往東印度群島的途中,遭遇風暴襲擊。受損的帆船逐漸偏離了航線,意外地來到了一座無人島,這里就是今日的毛里求斯。
在踏上這座荒蕪的海島后,荷蘭水手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一種行動笨拙、不會飛翔、對人類缺乏警惕心的大鳥。只需用一根木棍,就能將這些免費送貨上門的“大餐”輕松俘獲。只是,這頓“大餐”并沒有想象中的美味。粗糙的肉質(zhì)、濃膩的油脂,讓水手們難以下咽失望不已。
描繪了荷蘭殖民者在毛里求斯生活的版畫,圖中左側(cè)“2”即是渡渡鳥 | Atlas of Mutual Heritage
這種前所未見的奇怪大鳥,給一位叫威布蘭德的海軍水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將親眼所見記錄在了航海日記中,還將它發(fā)表在了雜志上,這就是人們對于渡渡鳥的第一次準確描述。不過,直到這個新物種被發(fā)現(xiàn)30年后,它才有了我們熟悉的名字:渡渡鳥。
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展出的渡渡鳥骨架及復原的渡渡鳥模型 | 江南蝶衣
逝者如渡渡
當時光倒流到1000萬年前,渡渡鳥祖先從東南亞的叢林中飛到了這座印度洋的孤島上。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它們表現(xiàn)出了高度的適應性。由于體型不斷變大,翅膀逐漸退化,渡渡鳥逐漸失去了飛行的能力,并一躍成為了島上體型最大的地棲性鳥類。
基于DNA分析,渡渡鳥與分布在東南亞的綠蓑鳩(Caloenas nicobarica) 親緣關系最近,它們都是鳩鴿科的鳥類。所以,渡渡鳥就是只“大肉鴿”|cuatrok77 / Flickr
繼荷蘭人登上毛里求斯之后,17世紀初,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來此定居殖民。他們砍伐樹木、開辟農(nóng)場、豢養(yǎng)家畜……人類的活動徹底打破了這座原本靜謐的印度洋小島,渡渡鳥的命運也隨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殖民者還將俘獲的一些活體渡渡鳥出售到歐洲、印度和日本,圖為印度莫臥兒王朝時期畫家描繪的渡渡鳥 | Ustad Mansur / Wikipedia
隨著人類的踏足,島上原本沒有的豬、貓、狗被帶到了毛里求斯,甚至還有隨船偷渡的老鼠和來自東南亞的食蟹獼猴。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入侵動物,沒有飛行能力的渡渡鳥顯得毫無反抗能力。尤其是豬和食蟹獼猴啃食鳥蛋的習性,更嚴重威脅著渡渡鳥的生存。
而對于殖民者來說,渡渡鳥不僅是盤中的食物、槍下的獵物,還是他們?nèi)返膶櫸?。由于棲息地被人類肆意破壞和入侵生物的無情碾壓,不到半個世紀,渡渡鳥的數(shù)量已岌岌可危。
南非東倫敦博物館中展出的渡渡鳥蛋復原標本 | Frode Inge Helland / Wikipedia
1662年,荷蘭商船“阿姆納”號在毛里求斯附近海域遇難沉沒,幸存的水手維克特·埃沃特茲(Volkert Evertsz)見到了傳聞中的奇怪大鳥。令他驚奇的是,當這種不會飛的大鳥被捉后,它掙扎發(fā)出的叫聲會吸引了更多的同類前來幫助。最終,饑腸轆轆的維克特靠著渡渡鳥的肉存活了下來。
但讓人難以想象的是,他的描述卻成了渡渡鳥最后的野外目擊記錄。至此,距荷蘭人第一次登上毛里求斯70年之后,原本無憂無慮的渡渡鳥,就這樣徹底地消失了。
荷蘭水手捕殺渡渡鳥的場景 | Walter Paget / Wikipedia
寄予希望的殘破之軀
在渡渡鳥滅絕之初,它的不幸遭遇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過多關注。1865年,隨著英國作家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的兒童文學作品《愛麗絲夢游仙境》的暢銷,這種命運悲慘的動物逐漸被人們知曉。在英語中還有這樣一句俚語:“As dead as a Dodo”,譯為像渡渡鳥一樣死絕,寓意那些徹底消失和無法挽回的事情。
1865年第一版的《愛麗絲夢游仙境》中,渡渡鳥為愛麗絲授獎的插畫 | John Tenniel / wikimedia
難道,渡渡鳥的命運真的毫無挽回的余地嗎?不幸中的萬幸,在牛津大學自然博物館中還有一件極為特殊的珍貴館藏:牛津渡渡鳥(標本號OUM 11605)。
最初,它曾是一個完整的填充標本??上в捎诒4娌划?,標本的絕大部分因腐爛被處理掉,僅存了一塊頭骨和一塊腳骨——盡管牛津渡渡鳥的經(jīng)歷曲折,但它卻是世界上唯一僅存軟組織殘余的標本。從標本中提取的DNA,有可能是未來人類復活渡渡鳥的希望。
如今的牛津渡渡鳥標本,僅剩余頭骨、鞏膜環(huán)、腳骨、皮膚軟組織、股骨切面等樣本。據(jù)科學家分析,牛津渡渡鳥是被一把散彈槍擊中頭部而身亡的 | oumnh.ox.ac.uk
逝者如渡渡,渡渡鳥從發(fā)現(xiàn)到消失,如“曇花一現(xiàn)”般令人惋惜。但作為首個有明確記載因人類活動而不幸滅絕的動物,渡渡鳥的滅絕之殤,更值得人們反省和深思。
英國自然博物館中“以假亂真”的渡渡鳥,這具假標本身上的部分羽毛來自泰晤士河中的天鵝 | 江南蝶衣
作者:江南蝶衣
本文來自物種日歷,歡迎轉(zhuǎn)發(fā)
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sns@guokr.com